【三純齋主人】《年齡》三傳通讀聊包養進門之僖公十五年(2)

作者:

分類:

《年齡》三傳通讀進門之僖公十五年(2)

作者:三純齋主人

來源:“三純齋”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八月初一日庚午

          耶穌2024年9月3日

 

[年齡]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侯。

 

魯僖公十五年,《年齡》最后一條記錄是秦國和晉國的韓原之戰。“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侯。”韓,也稱韓原,年夜致在明天的陜西韓城和山西芮城一帶。十一月壬戌,晉惠公帥軍隊與秦穆公率領的秦國軍隊在韓地交戰,晉國戰敗,晉惠公被秦國俘虜。

 

雖然此前在解讀的過程中,已經屢次提到秦國和秦穆公,但相關記錄都是在《左傳》中出現。這是秦穆公甚至秦國第一次正式出現在《年齡》的記錄中。在魯桓公四年講述芮伯萬事務的時候,已經講述過秦國此前的歷史,當時秦國的國君是秦寧公。按《史記·秦本紀》記載,秦寧公四年,對應魯隱公被弒殺,即為魯隱公十一年。秦寧公立十二年往世,年夜庶長弗忌、威壘、三父等聯手廢了太子,擁立了本不是太子的寧公三子出子,此時出子還是個五歲的小孩。出子六年,三父等又弒殺出子,擁立了故太子,即秦武公。

 

秦武公三年,誅殺了三父等人并其三族。秦武公立二十年卒,開創活人殉葬先例,依照《史記·秦本紀》的記載“從逝世者六十六人。”他往世后即位的是其弟弟,史稱秦德公。秦德公立二年卒,其長子即位是為秦宣公。秦宣公即位十二年后往世,即位的是其弟,史稱秦成公。秦成公立四年往世,即位的是其弟,即此處的秦伯秦穆公,秦穆公元年也是魯僖公元年。秦晉韓原之戰這一年是秦穆公十五年。

 

再回到《年齡》這條記錄。《公羊傳》對這條解讀如下:

 

此偏戰也,何故不言師敗績?君獲不言師敗績也。

 

偏戰,此前已經解釋過,不再贅述。《年齡》為何沒有在這里明確寫晉國打了敗仗呢?因為國君已經被俘虜了,就不用再強調軍隊打了敗仗了——最高首領都被俘虜了,不消問,就是打了敗仗了。

 

《榖梁傳》的觀點則略有分歧:

 

韓之戰,晉侯掉平易近矣,以其平易近未敗而君獲也。

 

韓原之戰的時候,晉惠公早已經掉往了民氣。這次戰爭晉國的蒼生并未戰敗,君主卻被秦國俘虜了——言下之意,似乎晉國總體實力上并未遭到年夜損掉。

 

《左傳》則很詳細的交接了這次戰爭的始末:

 

晉侯之進也,秦穆姬屬賈君焉,且曰:“盡納群令郎。”晉侯烝于賈君,又不納群令郎,是以穆姬怨之。晉侯許賂中年夜夫,既而短期包養皆背之。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既而不與。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

 

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年夜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其卦遇‘蠱’,曰:‘千乘三往,三往之馀,獲其雄狐。’夫狐蠱,必其君也。‘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歲云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實落材亡,不敗何待?”三敗,及韓。

 

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包養網比較對曰:短期包養“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卜右,慶鄭吉,弗使。步揚御戎,家仆徒為右。乘小駟,鄭進也,慶鄭曰:“古者年夜事,必乘其產,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fèn)興,外強中干。進退不成,周旋不克不及,君必悔之。”弗聽。

 

玄月,晉侯逆秦師,使韓簡視師,復曰:“師少于我,斗士倍我。”公曰:“何以?”對曰:“出因包養網單次其資,進用其寵,饑食其粟,三施而無報,是以來也。今又擊之,我怠秦奮,倍猶未也。”公曰:“一夫不成狃(niǔ),況國乎!”遂使請戰,曰:“寡人不佞,能合其眾而不克不及離也,君若不還,無所逃命。”秦伯使公孫枝對曰:“君之未進,寡人懼之,進而不決列,猶吾憂也。茍列定矣,敢不承命。”韓簡退曰:“吾幸而得囚。”

 

壬戌,戰于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公號慶鄭。慶鄭曰:“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遂往之。梁由靡御韓簡,虢射為右,輅秦伯,將止之。鄭以救公誤之,遂掉秦伯。秦獲晉侯以歸。晉年夜夫反首拔舍從之。秦伯使辭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豈敢以致?”晉年夜夫三拜頓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群臣敢鄙人風。”

 

穆姬聞晉侯將至,以年夜子罃(yīng)、弘與女簡璧登臺而履薪焉,使以免(wèn)服衰絰逆,且告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財寶相見,而以興戎。若晉君朝以進,則婢子夕以逝世;夕以進,則朝以逝世。唯君裁之。”乃舍諸靈臺。

 

年夜夫請以進,公曰:“獲晉侯,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年夜夫其何有焉?且晉人戚憂以重我,六合以要我。不圖晉憂,重其怒也;我食吾言,背六合也。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令郎縶曰:“不如殺之,無聚慝焉。”子桑曰:“歸之而質其年夜子,必得年夜成。晉未可滅而殺其君,只以成惡。且史佚(yì)有言曰:‘無始禍,無怙亂,無重(zhòng)怒。’重怒難任,陵人不祥。”乃許晉平。

 

晉侯使郤乞告瑕呂飴甥,且召之。子金教之言曰:“朝國人而以君命賞,且告之曰:‘孤雖歸,辱社稷矣。其卜貳圉(yǔ)也。’”眾皆哭。晉于是乎作爰(yuán)田。呂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將若君何?”眾曰:“何為而可?”對曰:“征繕以輔孺子,諸侯聞之,喪君有君,群臣輯睦,甲兵益多,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無益乎!”眾說。晉于是乎作州兵。

 

初,晉獻公筮嫁伯姬于秦,遇“歸妹”之“睽(kuí)”。史蘇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包養條件:‘士刲(kuī)羊,亦無衁(huāng)也。女承筐,亦無貺(kuàng)也。西鄰責言,不成償也。‘歸妹’之‘睽’,猶無相也。’‘震’之‘離’,亦‘離’之‘震’,為雷為火。為嬴敗姬,車說其輹(fù),火焚其旗,晦氣行師,敗于宗丘。‘歸妹’‘睽’孤,寇張之弧,侄其從姑,六年其逋(bū),逃歸其國,而棄其家,來歲其逝世于高梁之虛。”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從史蘇之占,吾不及此夫。”韓簡侍,曰:“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后有象,像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先君之敗德,乃可數乎?史蘇是占,勿從何益?《詩》曰:‘下平易近之孽,匪降自天。僔(zǔn)沓背憎,職競由人。’”

 

震夷伯之廟,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隱慝焉。

 

冬,宋人伐曹,討舊怨也。

 

楚敗徐于婁林,徐恃救也。

 

十月,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和睦。君子恥掉其君而悼喪其親,不憚征繕以立圉也,曰:‘必報仇,寧事蠻夷。’正人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征繕以待秦命,曰:‘必報德,有逝世無二。’以此和睦。”秦伯曰:“國謂君何?”對曰:“君子戚,謂之難免。正人恕,以為必歸。君子曰:‘我毒秦,秦豈歸君?’正人曰:‘我知罪矣,秦必歸君。貳而執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館晉侯,饋七牢焉。

 

蛾析謂慶鄭曰:“盍行乎?”對曰:“陷君于敗,敗而不逝世,又使掉刑,非人臣也。臣而不臣,行將焉進?”十一月,晉侯歸。丁丑,殺慶鄭而后進。

 

是歲,晉又饑,秦伯又餼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平易近。且吾聞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年夜。’晉其庸可冀乎!姑樹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晉河東,置訴訟焉。

 

第一段講述晉惠公若何獲咎多人并最終引發這次戰爭。秦穆姬,就是申生的姐姐,嫁給了秦穆公。賈君,從后面說“晉侯烝于賈君”看,本來應該是晉獻公的女人、是晉惠公的庶母。賈君能夠跟穆姬的私情比較好,所以穆姬才拜託晉惠公照顧她,但沒想到這一照顧就照顧過頭了,直接照顧到床上往了。秦穆姬叮囑這個弟弟歸去后要“盡納群令郎”,就是盼望他即位后能修改父親晉獻公當年誅殺宗室的錯誤,將那些自願亡命在外的公室後輩從頭接回來。杜預認為這里的“群令郎”是“晉、武獻之族”,但我個人傾向于重要是此前被逼出走的重耳等晉獻公的令郎們——但晉惠公估計是覺得群令郎回來了對他會構成威脅,所以并未往做。從后來晉國的發展看,秦穆姬的這個建議其實很是好,假如采納了晉國的公室勢力不至于一向虛弱以致于后來年夜夫坐年夜三家分晉。秦穆姬與晉惠公同父異母,秦穆公之所以當初愿意攙扶幫助晉惠公即位,雖然有晉國割地賄賂的緣故,但估計跟這層親戚關系的存在也有很年夜干系。獲咎了穆姬,意味著此后秦晉之間發生牴觸的話,晉惠公就掉往了一個很好的中間人斡旋。

 

“中年夜夫”,參照《國語·晉語·里克殺奚齊而秦立惠公》里記載,當初晉惠公跟秦國令郎談判盼望秦國支撐本身的時候,曾說“中年夜夫里克與我矣,吾命之以汾陽之田百萬。丕鄭與我矣,吾命之以負蔡之田七十萬。”所以晉惠公“既而皆背之”的中年夜夫應該是指里克㔻鄭等。“河外列城五”,指黃河以南的五座城池,站在晉國角度黃河以北、以東是河內,以南、以西是河外。“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是當初答應宋公秦國的河外五城的區域,虢略即虢國的邊界;解梁,就是明天的山西省永濟市解州,所謂河東解州就是這里,這里后來出了赫赫有名的一個人物,就是武圣人關羽。

 

晉惠公能被晉國內部接納,外有秦國支撐,內靠賄賂權臣。可是當初給年夜夫們畫了個餅,最后卻不落實,這就有點小氣不會幹事了,獲咎了內部勢力集團。至于承諾的秦國河外五城不給,不但是獲咎了秦國,更主要的是掉信,意味著此后晉惠公或許晉國對諸侯做出的任何包養妹承諾,別人都信不過。秦晉之間因為饑荒問題,對對方災情做出判然不同的反應,此前已經講述,此處不再贅述。但這也進一個步驟加劇了秦晉之間的牴觸,成為這次戰爭爆發的直接原由。

 

第一段意思說,當初晉惠公回國繼承君位的時候,秦穆姬叮囑他要對賈君多加照顧,并且說:“你要把群令郎都接納回晉國。”晉惠公回國之后,與賈君私通,並且沒有接回群令郎,所以穆姬對貳心生仇恨。當初晉惠公曾許諾繼承國君之位后給中年夜夫們厚禮致謝,但后來也違背了承諾未做到。當初曾經許諾秦國以黃河之包養網VIP外五座城池作為酬謝,范圍是東起虢國邊界,南到華山,晉國這邊到解梁城,但做了國君之后也不給秦國。晉國發生了饑荒,秦國運送糧食給晉國救濟,秦國發生饑荒,晉國卻不願賣糧食給秦國,故而秦穆公攻擊晉國。

 

第二段重要講述了秦國在戰前對此次戰爭結果進行占卜的情況。卜徒父,是秦國負責占卜的官員。筮,是用蓍草占卜。年夜河,就是黃河。蠱,是六十四卦之一,卦象是上艮下巽,其六爻自下而上分別是初六、九二、九三、六四、六五、上九。此中最下面三爻構成艮卦,最上面三爻構成巽卦。“吉,涉河,侯車敗”和“千乘三往,三往之馀,獲其雄狐”這兩句卜辭,不是出自《易經》,或許這包養網推薦位卜徒父的占卜理論還有師承。“‘蠱’之貞,風也”的貞,指內卦,即上面三爻組成的卦;“其悔,山也”的悔,指外卦,即下面三爻組成的卦。蠱卦的卦象是上艮下巽,即貞(內/下)卦是巽卦,巽卦最基礎的象征是風。悔(外/上)卦是艮卦,艮卦最基礎的象征是山。依照后面卜徒父說的“我落其實而取其材”,可以發布來這里的貞(內/下)卦巽卦,代表了秦國;悔(外/上)卦艮卦,代表著晉國——實際上占卜的時候,就是內卦代表主方,外卦代表客方。秦穆公攻擊晉國,是在春季,所以卜徒父認為這是利于風而晦氣于山的季節,因為秋風起山上樹木的果實都會被吹落,樹木本身也未必禁得住風冷,年夜部門會有繁茂甚至逝世亡的能夠——正如杜預注釋至此說的“風吹落山木之實,則材為人所取。”對于艮卦象征的晉國而言,這顯然不是好兆頭。雙方接觸包養網心得后的前三仗,比擬較后來的韓原之戰顯然不是重點,所以“三敗,及韓”就略過。

 

第二段意思說,卜徒父用蓍草占卜,結果是吉。卜辭說“渡過年夜河,晉侯的車子毀壞。”(秦穆公)問他詳細的解釋,卜徒父答覆說:“占卜的結果是年夜吉年夜利。打敗他們三次,必將俘虜晉國國君。這一卦是蠱卦,占卜的結果說‘打敗千乘之國三次,三次之后就會獲得對方的雄狐’。雄狐,就是對方君主的象征。蠱卦的內掛是風,外卦是山。此時恰是春季,我們的風從他們的山上吹過,吹落山上的果實,獲得他們的木材,所以我們必定克敵制勝。他們的果實落地,木材喪掉,不打敗仗更待何時?”雙方開戰,打了三仗之后,晉軍敗退至韓。

 

第三段和第四段可以說是韓原之戰的前奏。第三段重要是講述晉惠公和慶鄭之間的牴觸。步揚,杜預注釋說是“郤犫之父。”郤犫在后面《左傳》里會屢次出現,到時候我們再細說。家仆徒,從名字看似乎自己屬于某個人的家臣,但也有人認為就是晉國的年夜夫,其名就是這樣罷了。小駟,是鄭國人送給晉惠公的馬名。

 

長期包養

第三段意思說,晉惠公對慶鄭說:“敵人已經深刻我們晉國了,怎么辦?”慶鄭答覆說:“是國君您的所作所為才導致這樣的局勢,我們能怎么辦?”晉惠公說:“你這個人很無禮啊!”讓占卜看誰適合做他的車右。占卜的結果是慶鄭最適合,晉惠公不愿意用慶鄭為車右。于是讓步揚駕戎車,家仆徒為車右。用小駟駕車,小駟是鄭國送的。慶鄭說:“前人碰到年夜事,一定用本國的馬匹來駕車,因為生于當地熟習水土知曉人心,會安心的服從主人的教訓,順服的往熟習途徑,隨便在哪驅使,沒有不按主人心愿來的。而今用異國送來的馬匹駕車作戰,一旦碰到不測變故馬匹必定驚懼,就會與駕車人的意愿相違背,緊張得亂噴氣,變得急躁不安,體內的血液全身沸騰流動,血管暴漲突出,概況看著強壯實際上卻很虛弱。進退不聽指揮,不克不及靈活周轉失落頭,國君將來一定會后悔的。”晉惠公沒聽他的建議。

 

慶鄭應該是比較親秦的,並且此前在救濟秦國饑荒一事上也表現出了出色的遠見。所以晉惠公在敗退至韓原的時候就征求慶鄭的意見。但慶鄭在答覆的時候,表現出了對晉惠公此前行為的不滿,晉惠公說他“不孫!(注:孫通遜,即謙遜恭順的意思)”,倒也是事實。

 

晉惠公無奈之下,做出要與秦國決戰的決定,并且做了準備任務。但就后面對車右、戰馬的選擇看,他此時有點意氣用事,缺少冷靜和明智。車右執戈矛負責消滅近身的敵人,在戰場上就是國君最貼身的保鏢,對于這樣的主要崗位,他本想通過占卜選擇一個好的人選,但因為占卜的結果是慶鄭,這使得晉惠公很不爽,于是他率性了一把,不聽天意而是遵從本身內心的設法,人為地另選了——科學的說這是違背天意,不是個好兆頭。因為在我們后人的角度看,占卜最年夜的感化是精力暗示,以天意的情勢堅定大師對做出的決定的信念,所以假如不遵守占卜的結果,其結果就是影響士氣。慶鄭對用小駟做戰馬一事發表包養妹了一番言論,這番言論即便包養軟體我們明天的人看,也長短常有科學事理的,并非科學胡說八道。惋惜晉惠公對慶鄭已經有了偏見,慶鄭說啥他都不會聽的。成語“外強中干”的出處就是慶鄭論小駟這段話。

 

第四段講述韓簡對秦晉這一戰的預判和秦晉之間的一次言辭交鋒。韓簡,杜預注釋說是“晉年夜夫韓萬之孫。”魯桓公三年講述曲沃代翼的陘庭之戰時,《左傳》有“韓萬御戎”的記錄,按杜預說法韓萬曲直沃莊伯的弟弟,則論輩分與晉惠公的父親晉獻公是一輩——他的后代,就是三家分晉之一的韓氏。

 

第四段意思說,玄月,晉惠公帥軍隊迎戰秦國軍隊。派韓簡往偵察秦國軍隊的情況。韓簡回來匯報說:“秦國的軍隊人數比我們少,但能兵戈的懦夫,是我們的一倍。”晉惠公問:“為何這樣說?”韓簡答覆說:“當初您亡命秦國是他們資助的您,您能回國做國君也是秦國對您的寵愛支撐,我們晉國碰到饑荒的時候是秦國人支援了我們糧食。秦國給我們晉國三次年夜恩,但我們沒有報答,所以才來攻擊我們。現在我們反而往還擊人家,我們軍士懶惰,生怕秦國勇于戰斗的戰士比我們多一倍都不止。”晉惠公說:“一個人尚且不成以欺侮,何況一個國家!”于是派人往跟秦國人請戰,說:“寡人不才,能湊集我們的人而沒法讓大師退往,您假如不退歸去,(真要開戰了)將來會沒處所可以逃命。”秦穆公派公孫枝對答說:“貴君當初沒有回國為國君的時候,寡人就為您擔憂,回到晉國之后君位還沒有安寧,我還為您擔憂。假設您覺得現在君位已定,(執意要戰),我們不敢不應戰。”韓簡退下,說:“我假如將來只是被俘虜就已經是幸運了!”

 

包養行情

從這段記錄看韓簡也是個親秦派,不過他說的也都是事實。晉惠公顯然對韓簡偵察敵情回來后說的一番話很不滿——倒也不怪晉惠公,韓簡這番話明顯是長敵人銳氣滅本身的威風,嚴重影響軍心。說句不客氣的,即便韓簡言之有理,此時拉出往斬了也不過分。所以才氣呼呼懟了韓簡一句“一夫不成狃,況國乎!”狃,是恥辱的意思。言下之意,這次交戰觸及到堂堂晉國的尊嚴,怎么能任秦國人恥辱呢?至于請戰的說辭,看起來是威脅,實際上是掩耳盜鈴,以晉惠公身邊人的表現看,晉惠公這句“能合其眾而不克不及離”就是睜著眼說瞎話么。秦國顯然對晉惠公的威脅不以為然,懟歸去的話明顯帶著嘲弄嘲諷。韓簡說“吾幸而得囚”是個省略句,完全的表達應該是類似“茍被囚,亦吾幸矣”這樣——比起命喪疆場,被俘虜軟禁當然更幸運。

 

第五段,交接了韓原之戰的經過。壬戌日,秦、晉雙方在韓原開戰。晉惠公戎車的戰馬墮入泥濘之中無法前行。晉惠公呼喚慶鄭,慶鄭說:“您剛愎自用不聽勸諫,違背占卜的意愿,這次打敗仗是自找的,又能逃到哪呢?”于是本身離開了。梁由靡給韓簡駕車,虢射為車右,攔住了秦穆公,眼看就要捉住秦穆公了,慶鄭呼喚他們往救晉惠公,結果掉往了抓住秦穆公的機會。秦國俘虜了晉惠公后回國。晉國的年夜夫們披垂著頭發,拔營跟在后面。秦穆公讓人往辭謝他們說:“你們何須這般憂傷呢?寡人跟你們的國君往西行,只是你們晉國的妖夢要應驗了罷了,我怎么敢將來做得太過分?”晉國的年夜夫們就三拜磕頭說:“貴君腳踩后土頭頂皇天,皇天后土都聽到了您說的話,我們這些臣子怎么敢不等鄙人風聽從您的囑咐。”

 

從這段記錄看,戰爭開始后,公然,此前慶鄭對于晉惠公用鄭國小駟做戎車戰馬的判斷應驗了。晉惠公呼喚慶鄭,顯然是叫慶鄭來救濟本身。可是在國君存亡生死之際,慶鄭不但不往施救,竟然又冷冷懟了本身國君一次——只能說這個人很個性。“愎諫違卜”是兩件事,愎是剛愎自用的意思,愎諫就是因為剛愎自用而不聽勸諫——指此前晉惠公不聽本身勸諫堅持用小駟駕車;違,是違背的意思,違卜就是違背占卜的結果——指晉惠公不遵從占卜的結果,不愿意用慶鄭做車右。關鍵是懟完他并沒有施救,反而自行離往——作為臣子而言,慶鄭此時確實做得過分了,臣子的天職是盡忠,這時候無論若何都應該救助本身的國君——這也是當年為何陳賡會在戰場上拚命也要背著蔣師長教師逃生的緣故。

 

可是戰爭并不是一邊倒的。梁由靡、韓簡、虢射的組合就差點出彩。“輅秦伯,將止之”的輅是迎上往的意思,說明晉國也差點俘虜了秦穆公——要不是慶鄭以救晉惠公為來由,從中作梗引開援軍的話。這里我不了解慶鄭究竟是不是秦國的臥底晉國的豬隊友,只能好心的猜測,慶鄭雖然後面懟了晉惠公,但還是沒忘記臣子的職責,怕本身一人無法救下國君,所以跑過來找幫手了——當然,陰差陽錯的救了秦穆公,否則韓原之戰的結果就是另一種寫法了。這也解釋了為何《榖梁傳》會認為韓原之戰是“其平易近未敗而君獲”。

 

國君被俘虜之后,晉國年夜夫們主動放棄了抵禦,秦穆公押著晉惠公往秦國走,這些晉國的年夜臣就以罪人的抽像默默跟在后面,“反首拔舍”的反首,即披垂頭發;拔舍,即拔營起寨。秦穆公之所以說“寡人之從君而西”是因為秦國在晉國西面。他說晉惠公被秦國俘虜是“晉之妖夢是踐”,意思就是此前申生鬼魂給狐突托夢預言此時成真了。但晉國年夜臣的夢何故秦國的國君都了解呢?所以這段記錄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和玩味,我覺得大要率是后人附會的。皇天后土,都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其實說白了就是天和地。晉國群年夜夫以皇天后土之詞答復秦穆公,其實就是告訴秦穆公,您說的話天和地可都聽見了,以后萬一您食言對我們國君做出過分舉動,警惕遭報應——這里晉國年夜夫擔心的秦國會做出的過分舉動是什么,即秦穆公承諾給他們的“豈敢以致”是什么,后面我們就清楚了。

 

第六包養網比較段講述了穆姬救晉惠公。太子罃,就是后來的秦康公。免服衰絰,指身穿喪服——跟後面說的許僖公降楚的時候“年夜夫衰絰,士輿櫬”一個事理,都是表白了不吝一逝世的決心。靈臺,杜預注釋說“在京兆鄠縣,周之故臺。”假如是這樣,則意味著秦穆姬安頓晉惠公的處所離秦都雍城還有數百里遠,似乎不年夜能夠。楊伯峻師長教師認為應該是秦國國都郊外的建筑。從秦穆姬派人傳遞給秦穆公的威脅信息內容看,我覺得楊師長教師的說法更可托些。

 

第六段意思說,穆姬聽說秦軍俘虜了晉惠公就要回到秦國了,于是帶著太子罃、弘及女兒簡璧登上高臺,腳下踩著柴薪,派人穿著喪服往迎接秦穆公,告訴秦穆公說:“上天降下了災禍,讓我們秦國和晉國兩國的國君不克不及戰爭相處而要兵戎相見。若晉君早上進城,那婢子早晨就逝世;晉君早晨進城,則婢子(第二天)早上就逝世往。請國君您本身決定吧。”(秦穆公)于是把(晉惠公)安頓在了靈臺。

 

穆姬攜帶後代以自焚威脅秦穆公,說明對晉惠公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穆姬還是很照顧很掛念——即便晉惠公包養平台此前已經獲咎了穆姬,但存亡關頭穆姬還是不計前嫌想著救下他。姐姐對弟弟的愛,真的就是這般啊。

 

第七段,講述秦國年夜夫們就若何處置晉惠公進行討論,以及秦穆公最后的決定。“年夜夫請進”省略了賓語,聯系上文顯然完全的句子應該是“年夜夫請以晉侯進”,因為晉惠公是此次戰爭最年夜的戰利品,依照當時的禮儀,得勝歸來要在太廟祭廟獻俘,甚至殺失落俘虜中位置尊貴的來給神靈獻禮——這就是當初晉國年夜夫們擔心秦國對晉惠公做出的過分舉動。這也是為何穆姬一聽說晉惠公被俘虜就要帶著孩子以自焚威脅,不許讓秦穆公帶著晉惠公進進國都。因為一旦進進國都,在當時的禮制風俗下,在狂熱的年夜夫們的壓力下,秦穆公能否能頂住壓力而保全晉惠公,那就真欠好說了。秦穆公說的“既而喪歸,焉用之?年夜夫其何有焉?”指的也是穆姬以逝世要挾這件事。令郎縶,是秦國的年夜夫,但沒有查到他的父親是哪位秦國國君,大要率是秦穆公三兄弟之一。他主張殺了晉惠公,以免晉惠公將來又鬧事端,顯然做出這個判斷的基礎是結合此前晉惠公的表現,使得他對晉惠公的人品持懷疑態度。子桑則比較明智,提出晉國用太子做人質換回晉惠公,換取晉國的重謝。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實這是最優解。畢竟晉國是年夜國,又與秦國唇齒相依,“晉未可滅而殺其君,只以成惡”是秦國不得不包養網評價考慮的現狀。子桑提到的史佚,是周武王時期的太史。依照《史記·天官書》的記載,“昔之傳天數者:高辛之前,重、黎;於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萇弘;於宋,子韋;鄭則裨灶;在齊,甘公;楚,唐眛;趙,尹皋;魏,石申。”說明史佚應該也是重要負責地理觀測的官員,因其職業的特別性,所以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智者。有人認為史佚就是當初記錄周成王桐葉封弟留下了“君無戲言”的那位包養價格ptt史官。別的這里提到的良多人物如萇弘、子韋、裨灶等,都是他的同業,后面在《左傳》里也會都看到相關記錄,到時候我們再細說。子桑援用史佚說的“無始禍,無怙亂,無重怒”,是很刻薄的與人相處留意事項。無始禍,即本身不要起首挑起事端;無怙亂,即不要借助發生動亂的機會謀取好處;無重怒,即不要減輕別人的憤怒,因為人憤怒的時候不難掉往明智被情緒擺佈,做出極真個工作來。假如不遵從這三原則,就會出現“重怒難任,陵人不祥”的后果。史官在當時屬于高級知識分子,又有大批的前代文獻案例可以包養sd研討,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都是血的教訓。“無始禍,無怙亂,無重怒”三原則焦點就是與人為善。

 

第七段意思說,秦國的年夜夫們請求把晉惠公帶進國都。秦穆公說:“我們俘獲了晉侯,帶著豐厚的戰利品回來了。假如接著是以發生喪事,這次戰爭的勝利又有什么用呢?對諸位年夜夫而言又有什么益處?並且晉國人為他們國君很是擔憂感動了我,用對六合的盟誓來約束我。不考慮晉國人的擔憂,會減輕他們的憤怒。我假如食言,就是違背了對六合的承諾。對方的憤怒減輕了,我們就難以蒙受;違背對六合的誓詞,則不吉祥。我必定會讓晉君回到晉國的。”令郎縶說:“不如殺了他,省得將來他又生出禍端。”子桑說:“把他送回晉國,但讓他的太子來做人質,這樣他們必定會給我們優厚條件來講和。假如不克不及滅失落晉國但殺失落了他們的國君,只會使雙方關系惡化。並且史佚曾有言,說:‘無始禍,無怙亂,無重怒。’別人的憤怒減輕了我們就難以蒙受,欺負別人不吉利。”于是秦國批準晉國乞降。

 

第八段,講述了晉國內部幾個能干的年夜臣若何應對當時面臨的窘境實現轉危為機的。子金,即瑕呂飴甥,字子金,就是此前出現過的陰飴甥,也稱呂甥或呂飴甥。郤乞,是晉國的年夜夫,此前應該是追隨晉惠公身邊所以才幹被派回晉國傳遞信息。圉,是晉惠公的兒子,也就是后面呂甥說的“征繕以輔孺子”的孺子,后來即位為晉懷公。爰田,杜預注釋說“分公田之稅應進公者,爰之于所賞之眾。”就是把本來公室的地盤分給大師。

 

第八段記錄意思說,晉惠公派郤乞把情況告訴了瑕呂飴甥,召喚他前來。子金教郤乞怎么跟國人說話,說:“把國人湊集在一路,以國君的名義賞賜他們,并且包養犯法嗎告訴大師說,國君說了:‘我即便回來了,但辱沒了山河社稷矣。你們占卜一下,還是立圉為國君吧’。”公然,眾人聽說后都年夜哭起來。晉國于是分了公田的稅賦來賞賜大師。呂甥說:“國君亡命在外不為本身擔心,而為我們群臣擔憂,這是莫年夜的恩情。我們應該做什么呢?”眾人都問:“我們能做什么?”呂甥答覆說:“征收賦稅,輔助幼主。諸侯聽說后,了解我們雖然掉往了國君但又有了新國君,群臣團結分歧軍隊人數增添。過往與我們交好的國家會勉勵我們,與我們交惡的國家會懼怕我們,這樣做應該對晉國有好處吧!”眾人都很高興(就依照他說的往做)。晉國乘機改造了兵制。

 

從這段記錄看,起首晉國雖然國君被俘虜,但國家的最基礎沒有被動搖,政局仍然平穩,說明國基堅固。其次瑕呂飴甥這個人很理解心思戰,一番蠱惑性言論,奇妙的轉危為機。並且在這種悲情襯著下,還居心給大師好處,拿出本來應該是進國庫的公田稅賦賞給大師,進一個步驟收買人心,這樣一對比,國君這么愛護我們,年夜臣們怎么不成能報答國君?呂甥趁機發出的“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將若君何?”這一靈魂拷問,誰都會被他牽著鼻子走了,明了解是坑也只能跳了。所以在眾人的追問下,呂甥進一個步驟提出了應對之策,獲得了高低的支撐。應對之策無外乎富國強兵。晉國采取的政策一是“征繕”。稅賦、軍賦為征,整頓政治為繕。二是“作州兵”。即改造軍隊兵制,擴年夜軍隊數量。總體來說就是改造稅賦、兵制及行政治理才能。我記得之前讀一本外國人寫的《亞洲史》里面提到一個觀點,年夜請安思說,稅賦和軍隊是支撐國家政權的兩個最基礎要件,晉國剛好也是重點從這兩方面進手的,可見我們老祖宗的政治聰明還長短常厲害。

 

第九段,講述了一段此前發生的占卜。伯姬,就是秦穆姬。史蘇,此前在《左傳》里沒有出現過,但我們講述晉國歷史的時候提到《國語·晉語》里有過幾處關于他的記錄,都是預言驪姬亂晉的,從相關記錄看,這個人應該重要生涯在晉獻公時代。韓簡援用的 “下平易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職競由人”出自《詩經·小雅·十月》。僔,是湊集在一路的意思;沓,表現說話多;背,是背過往的意思;憎,是憎惡。僔沓背憎,即概況上親熱話多,背過往則相互仇恨。用我們明天的話說就是當面人背后鬼。詩句年夜請安思說,蒼生們碰到災害,不是由于老天降罪。人們都是當面說好話背后說壞話,災禍都是人們本身相互傷害形成的。

 

第九段意思說,當初晉獻公要把伯姬嫁給秦國,用蓍草占卜。得出的本卦是歸妹,變卦為睽,史蘇占卜說:台灣包養“不吉祥。這個繇詞說‘士刲羊,亦無衁也。女承筐,亦無貺也。’震卦變成離卦,就如離卦變成震卦。震是雷,離是火,說明嬴姓打敗了姬姓。車子脫落了伏兔,年夜火燒毀了旗子,預示著晦氣于行軍兵戈,將會在宗丘打敗仗。‘歸妹’變為‘睽’,有孤獨的征兆,敵人張弓射向我們,侄子要依從姑姑,六年后要逃離,逃回本身的國家,但拋棄了本身的家庭,第二年逝世在了高梁這個處所的廢墟中。”比及晉惠公被秦國俘虜了,他說:“當年先君如果聽從了史蘇占卜的結果(不與秦國結親),我也不至于有明天這下場。”當時韓簡在身旁奉侍他,答覆說:“用龜甲占卜,得出的結果是象形,用蓍草占卜,得出的結果是數字。萬物都是誕生就有了抽像,有了抽像后才可以滋潤生長,繁殖以后才有了數字。先君本身品德敗壞,難道是卜筮的緣故嗎?史蘇占卜的結果,即便不依從,又有何益處?《詩經》說:‘下平易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職競由人。’”

 

這里又碰到了一次算卦,本卦是歸妹,變卦是睽。歸妹是震上兌下,六爻順次是初九、九二、六三、九四、六五、上六。睽是離上兌下,六爻順次是初九、九二、六三、九四、六五、上九。兩卦之間的差異就是歸妹卦的上六變為了睽卦的上九。歸妹卦的上六爻辭是“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刲,是用刀割殺的意思。爻辭意思年夜致說,男子捧著框子卻沒有東西可以盛,男人包養甜心拿刀殺羊,卻不流血——顯然都是徒勞無功的意思。所以結論是“無攸利”,即得不到好處。史蘇說的“士刲羊,亦無衁也。女承筐,亦無貺也”的衁,還是血的意思;貺,是賜予、給予的意思。與爻辭表達的含義是分歧的。我看到有資料對此進一個步驟解釋說,現代婚禮中,新娘手持提籃,里面盛上棗、栗、干肉等物品,作為拜見公婆的禮物;男人要在婚禮上宰羊,作為婚禮宴飲的菜肴。這句卜辭,就意味著新娘子沒有禮物,婚禮上沒有菜肴——對于婚禮而言,這顯然不合適正常的情況,不是個吉祥的兆頭。

 

至于“西鄰責言,不成償也”,應是說把女兒嫁給西邊的鄰居,但占卜顯示不吉祥,假如別人是以有牢騷,也沒法辯解——實際上東方的鄰居看到了不會有牢騷的,因為占卜的結果是對晉國晦氣而對東方的鄰居有利。秦國,就在晉國的西邊,挨著晉國,就是這里的“西鄰”。“‘歸妹’之‘睽’,猶無相也”,是因為“歸妹”卦象下邊的包養條件兌卦象征少女,下面的震卦象征長男,兩卦相疊組成的歸妹卦,自己是婚姻之象。但變成睽卦之后,上面是兌下面是離,所謂的“‘震’之‘離’,亦‘離’之‘震’,為雷為火”,說的就是歸妹變睽。睽卦的上面是兌卦,象征水澤,下面是離卦象征火,所謂水火不相容,睽就是“對立暌違”的意思,既然彼此相克不相容,天然是不會相互幫助,故而有“‘包養app歸妹’之‘睽’,猶無相也”的結論。

 

史蘇後面得出的這些結論,還好解釋。但后面得出的結論,就精準得讓人難以解釋了——而這幾條結論,可以說提早預言了韓原之戰的各種細節。起首,為何能得出“為嬴敗姬”——即秦國打敗了晉國——這樣的結論?畢竟後面卦象看,我們只能得出這個女兒嫁給秦國,對晉國而言不是功德。但無法看出就必定意味著是秦國跟晉國發生沖突。因為按常理結了姻親之后,關系應該更親近才是。杜預在注釋到此的時候解釋說“震為雷,離為火,火動熾而害其母,女嫁反害其家之象。故曰為嬴敗姬。”年夜請安思說,歸妹變為睽卦,改變的是下面的震卦變為了離卦,離卦象征火,火這個東西,越茂盛,反而越會對本身的母體形成傷害(注:因為燃燒的就是本身),這一卦就是女兒出嫁了反而對外家形成傷害的意思,所以說“為嬴敗姬”。我本身揣摩,覺得無論是歸妹,還是睽,內卦都是兌,沒有發生變化。後面說了,內卦代表本國,即卦象預兆晉國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但歸妹變為睽,象征對方的外卦則從震變成了離,變成離之后水火不相容,彼此對立的水平明顯加深,意味著成為了敵對雙方。所以,即便“為嬴敗姬”最基礎的意思是說,因為出嫁到了嬴姓國家而包養dcard導致姬姓國家衰敗,是想表達這樁婚姻假如成了對晉國晦氣罷了,所以睽卦預示著秦、晉交惡。而無論是象征雷電的震,還是象征火的離,對于象征水澤的兌而言,都是自上而下的打擊。兌處于下,屬于被動蒙受打擊的一方。所以得出晉國被打敗的結論似乎就能說得通了。

 

史蘇關于韓原之戰精準預言的第二個結論是,“車說其輹,火焚其旗,晦氣行師,敗于宗丘。”這里的“說”,讀作“脫”,意思也是脫落。輹,是車伏兔,就是現代戰車上墊在車箱和車軸之間的木塊,下面承載車箱,上面呈弧形,架在軸上。“車說其輹,火焚其旗,晦氣行師”,就是說車子毀壞了,火燒了旗幟,打了敗仗了——這就是精準的預言了晉惠公在韓原戰場上的逆境。

 

為何會得出“車說其輹”?因為歸妹卦下面的震,也象征車。《國語·晉語》里有一篇《重耳親筮得晉國》,講重耳占卜本身未來,司空幼子解讀卦象時提到有“震,雷也,車也”,說明震可以象征車在當時應該是共識。而上面的兌,也象征毀損(注:《十翼》里有“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的說法)。“車說其輹”,就是車子上面毀壞了。

 

可是若何解釋得出“火焚其旗”的結論,就有點難。只能年夜致猜測是因為睽卦下面的離代表火,也象征兵災(注:《十翼》里有“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為戈兵”)。可是這個“旗”是從哪里得出的象征,不得而知了,只能猜測說此時的兌卦代表著旗子,旗子鄙人面火在下面,就是旗子被火燒著,而旗幟往往象征軍隊。

 

“敗于宗丘”說明打敗仗的處所是宗丘。我看良多人解釋說宗丘是韓原的別稱,假如是這樣,晉惠公就會對這個處所堅持足夠的警戒。因為假如之前申生托夢狐突預言晉在韓打敗仗這一靈異事務,真的是很早之前就發生且傳的大師都了解了,晉惠公不成能不警戒韓這個地名包養違法,假如晉惠公沒有警戒,只能說相關的靈異事務都是后來添枝接葉的結果。我傾向于宗丘并不是具體的地名,只是年夜致劃一個包養甜心網范圍罷了,即有晉國宗廟的處所,說白了,就是說戰爭發生在晉國境內。所謂的宗丘是韓原的別稱說,我覺得是后人硬附會懂得的。

 

史蘇關于韓原之戰精準預言的第三個結論是準確預言了韓原之戰的后續影響,即“‘歸妹’‘睽’孤,寇張之弧,侄其從姑,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棄其家,來歲其逝世于高梁之虛”。

 

“‘歸妹’‘睽’孤,寇張之弧”,這兩句年夜致應該是從睽卦的上九爻——即睽卦與歸妹卦獨一分歧的一爻——的爻辭得出的結論,睽卦上九爻的爻辭是“上九,睽孤,見豕負涂,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字面意思年夜致說,上九爻,預示著很是孤獨。模糊中看見豬一身泥濘,看見一輛車上滿載著鬼,于是拉開弓要射,后來又放下了弓,因為不是盜寇,而是來婚配的。往前走,碰到下雨就會吉祥。因為“先張之弧”是上九爻,上九爻屬于外卦,代表對方,所以就有“寇張之弧”的結論。

 

可是,怎么接著得出“侄其從姑,六年其逋(注:逋,是流亡的意思),逃歸其國,而棄其家,來歲其逝世于高梁之虛”這么精準的結論,即便我站在后人的角度明了解結果這般,也無法從結果反發布緣由,只能說史蘇還有一些不為我們所知的秘術。

 

晉惠公在秦國做階下囚,想起了這一卦,開始埋怨他爹晉獻公,明了解穆姬嫁給秦國不是功德還要嫁。結果被韓簡懟了一頓。韓簡說的“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后有象,像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是當時人們對龜甲占卜和蓍草占卜的態度,因為象是事物的根源,所以廣泛認為龜甲占卜更準確、更神圣。故而晉獻公四年,占卜娶驪姬一事的時候,卜人說“蓍短龜長”,就是代表兩種方法占卜結果紛歧樣的時候,更傾向于信任龜甲占卜的結論。韓簡說的“先君之敗德,乃可數乎?史蘇是占,勿從何益?”意思就是先君品德敗壞是根源(注:即“象也”),蓍草占卜出來的結果已經是注定的,跟從不從史蘇這一卦沒任何關系,都改變不了這必定的結果。

 

我個人對于史蘇當初卜嫁伯姬這一卦的剖析,年夜致就是這樣。從后來結果看,史蘇這一卦很是精準,我們站在后人的角度往剖析,也會覺得他說的確實有事理。但實際上我們是因為站在了后人的角度了解了結果,反向往推的史蘇之所以會得出那些結論的緣由,假如當初我們就在史蘇跟前,估計除了史蘇本身,別人誰也解釋不清卦象為何能精準的預言那么多未來的工作——類似的情況后面我們還會看到,《左傳》記錄的一切精準應驗的卦象,我們后人往逆推,都能得出公道的解釋,但我還是那個觀點,我始終認為這些精準的卦象,是后人根據事態發展的結果,在事后附會的。

 

晉惠公直到被俘也沒覺得本身幹事有問題——即便此前慶鄭、韓簡等人屢次譏諷勸諫都沒聽進往,反而把責任推給已經往世的老子晉獻公。卻是韓簡懟他說,都是你本身作法自斃,跟先君算卦有個毛關系——可見當時人也對于算卦的態度,也是僅供參考罷了,更女大生包養俱樂部重視做人幹事能否通情達理,通情達理了老天天然會照顧。

 

《左傳》接下來的“震夷伯之廟,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隱慝焉”、“冬,宋人伐曹,討舊怨也”、“楚敗徐于婁林,徐恃救也”,則與秦晉之間的這次戰爭無關,是對今年度《年齡》相關記錄的解讀,後面已經說過,此處不再贅述。

 

第十三段,講述秦晉達成息爭。王城,杜預注釋說“秦地,馮翊臨晉縣有王城,今名武鄉。”則年夜致在明天的陜西年夜荔縣一帶。陰飴甥說的正人,指身居高位的官員;君子,則指老蒼生、通俗人。正人的恕,就是儒家說的“正人之道,忠恕罷了”,其實就是換位思慮、推己及人。秦穆公給晉惠公的七牢,即牛、羊、豬三牲各七。之所以此處強調是“七牢”,因為《禮記·禮器》說“諸侯七介七牢。”秦穆公給晉惠公送七牢,意味著秦國不再當晉惠公是階下囚,而是以諸侯之禮相待,也就是承認他仍然是晉國國君的成分。

 

這段意思說,十月,晉國的陰飴甥會見秦穆公,雙方在王城結盟。秦穆公說:“晉國內部和氣團結嗎?”陰飴甥答覆說:“和睦睦。君子們因為掉往了國君覺得恥辱,因為喪掉了親人而悲哀,不怕征戰也要擁立圉做國君,說:‘必須要報仇,哪怕我們是以往事奉蠻夷。’正人們愛戴本身的國君也知到他的罪責,不怕征繕以等候秦國的號令,說:‘必定要報答(秦國)的恩義,即便逝世也不克不及有他心。’是以說國內和睦睦。”秦包養一個月價錢伯說:“晉國人怎么對待國君?”答覆說:“君子們擔憂,認為國君難免遇難。正人們推己及人,認為國君一定會回到晉國。君子們說:‘我們傷害了秦國,秦國怎么能夠送回我們的國君?’包養合約正人們則說:‘我們了解本身的罪責了,秦國必定會送回我們的國君。假如再有他心就擒拿了他,伏罪認錯了就赦宥了他,沒有比這更年夜的恩義了,沒有比這更威嚴的刑罰了。伏罪的人會感懷別人的恩義,有他心的人會畏懼刑罰。經過這一場戰爭,秦國可以稱霸了。把(晉君)送回晉國而不安寧他的君位,包養app廢除他的君位而不立新的國君,這是把恩義變構怨怨,秦國不會這么做的。’”秦穆公說:“你說的恰是我心里想的。”于是改良了晉惠公棲身的條件,讓人送給他牛、羊、豬各七頭。

 

陰飴甥確實很會說話,對秦穆公講述的這番話,雖然概況說晉國內部意見決裂,其實綿里躲針。秦穆公也不傻,聽出來了,對方意思就是假如秦國愿意跟我們和洽,晉國有一批正人,愿意盡力維護好雙方的關系。可是秦國假如執意要結仇,那晉國的君子們本來就因為國對頭恨而群情激奮,甚至寧可事蠻夷也要與秦國一戰,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陰飴甥更厲害的一點在于,甚至通過“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秦不其然”這樣的馬屁,斷絕了秦國在晉國另立傀儡的后路。陰飴甥勝利說服秦穆公,當下的成效就是給晉惠公爭取來了生涯條件的改良,並且秦穆公給晉惠公“饋七牢焉。”

 

第十四段記錄,交接了晉惠公回國后慶鄭的下場。蛾析,是晉國的年夜夫。這段意思說,蛾析問慶鄭說:“你為何不逃脫?”慶鄭答覆說:“我使得國君陷于掉敗,打了敗仗我沒有赴逝世,(假如再逃跑了)又使國君沒對我予以刑罰,這不是一個臣子應有的行為。作為臣子沒有盡到臣子的職責,又能逃到哪里呢?”十一月,晉惠公回到了晉國。丁丑,殺逝世了慶鄭后進進了國都。

 

蛾析能問慶鄭為何不逃脫,顯然是意識到晉惠公回來后,確定會處置慶鄭。慶鄭明顯也預測到了這些,但他給出了本身的解釋,并且明知必逝世而不逃,說明這個人還是很有原則的。我還是蠻喜歡慶鄭這個人,雖然他懟起國君不留體面,但無論是見識還是骨氣,都值得欽佩,很有點知識分子的孤獨,有點像楚國的鬻拳。可是書生氣太重了些,比擬較之下,陰飴甥更具備一個政治家的稟賦。

 

最后一段記錄,講述秦國再次以德報怨。河東,即黃河以東,也就是當初晉惠公承諾送給秦國的“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的河東五城。這段意思說,這一年,晉國再次發生饑荒。秦穆公又送糧食給晉國,說:“我仇恨的是晉國的國君,但哀憐晉國的老蒼生。並且我聽說當初唐叔受封的時候,箕子說了:‘他的后代一定興盛強年夜。’晉國的后福應該是可以希冀的。我們權且樹立好德性,等候晉國將來出現強人。”這時候,秦國開始在晉國的河東一帶征收稅賦,并設置了官員進行治理。

 

秦國能“始征晉河東,置訴訟”,包養網推薦說明此時晉國的河東一帶,已經劃給了秦國,這應該就是晉惠公回國支出的代價之一。

 

秦穆公確實長短常有遠見的人,并且把與晉惠公之間的恩仇,歸結為個人恩仇,這長短常難得的,因為當時傳統的觀點,國君代表的就是國家,諸侯和國家是一體的。他也甦醒地認識到,此包養感情時秦國還不具備吞并晉國的實力,所以寧愿化干戈為財寶,給秦國多一個伴侶少一個敵人。

 

《左傳》關于這次韓原之戰的來龍往脈到此交接完畢。

 

《史記·秦本紀》對秦晉韓原之戰也有詳細記錄,并且明確說了這次秦國領兵的將領就是㔻鄭的兒子㔻豹——終于遂了㔻豹的心愿。此外,明確說了秦國本來就是準備殺了晉惠公來祭奠天主,反卻是周襄王念在同姓的份上,向秦國求情,且穆姬也向秦穆公求情。秦穆公是在周皇帝和夫人的雙重求情下,才批準了放晉惠公回國。《史記·晉世家》則還交接了晉惠公被俘虜后設定繼承人等細節,有晉惠公說“孤雖得歸,毋臉孔見社稷,卜日立子圉”的記錄——以晉惠公的人品和見識,讓他說出這樣的話不年夜能夠。卻是《左傳》說的,陰飴甥假借晉惠公之名說出來更可托。不過比之《左傳》,《史記》這段故事里別的多交接了一個細節,即晉惠公被釋放回國后認為重耳是威脅,派人往狄人那里刺殺重耳,逼得重耳出走齊國。這個細節說明晉惠公其實在這段時間里是對晉國的內部局勢做了深入反思的,他明白的認識到內部的反對勢力相當強勢,必須對這一派進行打擊了,否則后面本身會舉步維艱——韓原之戰慶鄭和韓簡的表現,已經說明這倆人也不是晉惠公的逝世忠,重耳勢力已經滲透到晉惠公身邊了。所以,斬草除根擒賊擒王,殺失落重耳斷絕這些人的念想就是一個必定的選擇。可是很遺憾,不了解是天意,還是晉惠公派出的人不得力,甚至也許殺手就被重耳一派勢力勝利策反了,總之重耳順利躲過一劫——年夜難不逝世必有后福,這句話后來在重耳身上獲得了應驗。

 

在《國語·晉語》里對于秦晉韓原之戰也有個《秦侵晉止惠公于秦》的記錄,依照《國語·晉語》的說法,韓原之戰后秦穆公之所以釋放晉惠公回國,是采納了公孫枝的建議。別的對于后來的晉惠公歸國、斬殺慶鄭等,《國語·晉語》里也分別有《呂甥逆惠公于秦》和《惠公斬慶鄭》與之對應,基礎情節與《左傳》和《史記》的記錄沒太年夜差別,此處不再贅述。

 

也是這一年,齊國一個主要的人物——管仲——往世了。《史記·齊太公世家》特地交接了管仲臨終前與齊桓公關于齊國人事設定的對話,感興趣的可以翻看一下。從管仲與齊桓公的對答看,管仲應該了解齊桓私心中有人選,並且顯然也明白本身雖然對齊桓公的人選分歧意,但本身的勸諫齊桓公大要率不聽——這也是為何齊桓公向他征求推薦人選的時候,他說了句“知臣莫如君”,但當齊桓公真提出易牙、開方、豎刁三給人選的時候,責任心使他還是提出了本身的分歧見解,后來的事實也說明,齊桓公確實沒有聽取管仲的意見,但管仲的對這三個人的判斷都沒有錯——君臣之間對這三人見解紛歧致,這個細節也說明這對君臣此時已經不是那么默契分歧了。而齊國的式微,也在今年管仲往世之后拉開了帷幕。

 

責任編輯:近復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