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名剎、高僧簡台包養網站比較介(五)

作者:

分類:

  十二、安徽

  58、九華山

  九華山在安徽青陽縣境內,東與承平湖毗鄰,南與黃山交界,總面積為120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嶽,以露臺、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九華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全國“一莊(承德避暑山莊)一河(北戴河)十四山”的避暑勝地之一。九華山原名九子山。椐《承平御覽•九華山錄》:因“此山奇秀,超出跨越云表,峰巒異狀包養 ,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焉”。九子山更名九華山,與唐代年夜詩人李白有關。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李白往江漢訪道途中,在青陽縣令韋權輿處作客,包養網 憩于九華山下夏侯回之堂,見此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而九子山之名,又“按圖征名,無所依據”,于是更名為“九華山”以“傳之將來”。并與韋權輿、高霽等作《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以記其事。詩中稱此山是“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并追羨此中“青熒玉樹色,飄渺羽人家”的仙境。兩年后,李白在寫贈韋仲堪的詩中,對九華山仍留戀、贊嘆不已:“昔在九江上,遙看九華峰。銀河浮綠水,繡出九芙蓉”。名山經過名人題名,加倍以名詩播揚,就加倍聲名遠播。

  九華山不僅風景秀麗的山川名區,並且是座聲名遠播海內的宗教名山。初為道教圣地。早在漢代陵陽縣令(今青陽縣陵陽鎮)竇伯玉因好仙人道術,遂辭往縣令,進九華山修道;其后,三國時道家趙廣信和東晉時有名羽士、道教學者、煉丹家葛洪都曾來九華山采藥煉丹;唐乾寧年間羽士趙知微在鳳凰嶺創建延華觀,開壇傳道,并煉丹于沙彌峰、比目魚三人相愛,應該是不可能的吧?。九華山成為佛家境場,是從晉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禪師來九華山傳經傳教,創建茅庵開始的。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即有僧名伏虎,在九華山拾寶巖建伏虎庵。千余年來,九華山釋教歷經興衰,年夜體有五個時期:唐中期初創;唐后期至五代陵夷;宋元有所發展;明清達到壯盛。明朝洪武、宣德、萬歷年間屢次賜金建築化城寺,萬歷年間還兩次給九華山化城寺頒賜《躲經》。自明代起九華山日益興旺,寺庵總數超過一百,僧尼眾多,與五臺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稱為中國釋教四年夜名山。清朝康熙、乾隆天子數次巡游江南,分別欽賜“九華圣境”、“芬陀普教”御筆匾額,屢賜重金修繕化城寺。九華山釋教又有了進一個步驟發展,除化城寺十方叢林外,又構成了百歲宮、甘露寺、東崖寺、祗園寺四年夜叢林。到清朝未年,九華山寺廟一度增至一百五十余座,僧眾多達三、四千人,噴鼻火之盛,甲于全國。

九華山九華街一帶釋教群落

  九華山之所以能與五臺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稱為中國釋教四年夜名山,與新羅國和尚金喬覺關系極年夜,假如說李白的題名和詩篇使九華秀色聲名遠播的話,朝鮮和尚金喬覺則使九華成為享譽全國尤其是海內的佛國梵天。金喬覺并非來九華修煉的第一位和尚,但卻是使成為噴鼻火甲全國、聲名遠播海內的第一位和尚。椐唐憲宗時費冠卿所作的《九華山化城寺記》記載:金喬覺為新羅國王子的近屬,為人“項聳骨奇,軀長七尺,而力倍萬夫”,因敬慕釋教,遂落發為僧。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公元713-755)在九華山苦修。初居于九子峰下的地躲洞(別名堆云洞)內,“終日面壁,跡絕人寰”。直到肅宗至德年間(公元756-757),當地鄉紳諸葛節等游山至此,見一老衲在此苦修,“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眾人年夜受感動,“投地號泣:僧人苦行若此,某等深過矣”。于是眾人集資,在當年和尚檀號修煉的舊址建廟堂,請金喬覺移居廟內。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描繪建寺時的情形是:“近山之人,聞者四集,砍木筑室,煥乎新房…..開鑿澞澗,盡成稻田,相水攸潴為放生池。乃當殿設釋迦文像,擺佈備飾。次立朱臺,掛蒲牢于此中,立樓門以冠其寺。丹故舊彩,層層倚空。崖巒對起于後面,松檜陣橫于后嶺。日月終明,以增其色云霞離合,而變其狀。松聲猿嘯,相與繼續,都非人間也”。從記中描繪的情形來看,新殿不單氣象莊嚴,周圍也建起了配套設施,並且為解決年夜師及僧眾的衣食之源,又開辟了一些稻田,為廣宏九華山釋教奠基了物質基礎。到了唐德宗建中年間,年夜師居處地一帶的釋教建筑已有相當的規模,年夜師的新羅國人聽到這個新聞后,又“相與渡海,其徒實眾”。建中二年(公元781),池州太守張巖奏請朝廷賜名“化城寺”,取《法華經》中佛祖化險山為城池之典。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金喬覺圓寂,包養 享年九十九歲。椐《九華山化城寺記》記載:金喬覺臨終時,“山鳴石隕,寺中扣鐘,無聲墜地”。年夜師火葬,“經三周星,開將進塔,顏一如活時,舁動骨節,若撼金鎖”,眾人方知年夜師為地躲菩薩轉世,所以此塔又稱“地包養網躲塔”,塔前所建的年夜殿叫“肉身寶殿”,又叫“地躲殿”。于是,九華山的地躲菩薩又有了個獨特的名字叫金地躲。

  恰是有了金喬覺,九華山在釋教史甚至世界文明史又多了層意義:它與五臺山、峨眉山、菩陀山分別為地躲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的道場,其釋教史上意義和價值自不待言,更可貴的是:其它三山供奉的都是源自印度的年夜乘教佛祖,惟有九華山供奉的卻是韓國的和尚。一個因敬慕中華文明而不辭辛勞西渡的和尚,又因其虔誠和真知遭到借居國蒼生的百代供奉,這在中國釋教史上雖不是獨一的,卻長短常典範的。它的意義,已超越了佛學的范疇,活著界文明交通史上,以及思惟史上,皆有廣泛的意義。別的,金喬覺的品德意義上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本日九華山的一些景點,歷史故事、平易近間傳說多與他有關連。《青陽縣志》中記有金喬覺向當地居平易近吳氏化緣時所寫的一首詩,題為《酬惠米》:“棄卻金鑾衲平民,浮海修身到華西。原身乍是酋王子,慕道重逢吳用之。未敢扣門求它語,昨叨送米續晨炊。而今飧食黃精飯,腹飽忘思前日饑”。吳氏名孟光,字用之,為化城寺檀越,經常接濟金喬覺米油。金喬覺此詩,即表感謝之意,當然也是自我志向的剖明。金喬覺與當地檀越之間的友誼和供求關系,代代相傳,構成了一個傳統,直到1949年以前,化城寺的執事僧每月還要到吳氏宗祠往象征性的領取月米燈油費。別的,九華山的一些景點,如二圣殿、龍女泉、明眼泉、娘娘塔、地躲洞、東巖云舫等也無不與金地躲有關。地躲洞為金喬覺苦修之所,洞在東崖峰頂,飲用之水需攀藤附葛,下到澗底吸取,非常未便。有次,金地躲在石上打坐,被一毒蟄,巨痛之間,忽見一美婦人上前奉藥道歉,說:“小兒無知,愿出泉補過”,遂用手一指,之間坐石中裂,有泉從中汩汩而出,原來這位美婦人便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無量諸天年夜龍王”之女,此泉遂被稱為龍女泉,“龍女獻泉”也就成為九華山的“地躲圣跡”之一。娘娘塔的傳說是:金喬覺落發來華后,新羅王室發生內訌,金喬覺父親被殺,母親在兩個家將的幫助下,來到了九華,見到了兒子,悲喜交集,連哭了三晝夜,哭瞎了雙眼。金喬覺在化城寺前掘井,讓母親用此泉洗眼,七天七夜后母親雙眼復明,所以,人們把此泉稱為“明眼泉”。母親往世后,金喬覺在泉后建塔葬母,此塔遂稱娘娘塔。

  九華山現有寺廟庵堂一百五十多座,散落在露臺峰、東崖、九華街、神光嶺諸處,成為比峨眉、普陀更為廣泛眾多的的釋教群落,此中最有名的是肉身殿、百歲宮、露臺正頂、化城寺、祗園寺、旃檀林等有名寺院,上面撮其要者加以簡介:

九華山寺廟景點圖

  肉身殿

  是埋葬金地躲王金喬覺肉身的處所,亦稱“地躲塔”,位于九華街西的神光嶺上。因“地躲塔”塔基夜間發光,稱為圓光,頌贊為“神光異彩”,于是此嶺得名“神光嶺”。據《九華釋教》介紹:唐貞元十年(794),金喬覺99歲,“忽召眾徒告別,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經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眾佛徒認定他即地躲菩薩示現,遂建三級石塔將肉身供于石塔中,尊為‘金地躲’,嗣后配以殿宇,稱‘肉身殿’。與廣東曲江南華寺慧能真身,為中國最陳舊、最著名的肉身菩薩、肉身佛。明萬歷年間朝廷賜銀重建塔殿,賜額“護國肉身寶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建殿宇。咸豐七年(1857)年夜部門殿宇遭兵燹。光緒十二年(1886)肉身塔年夜規模重建,移殿門正南向,門額懸掛“東南第一山”橫匾。1914年殿宇重建。1917年黎元洪書贈“地躲年夜愿”匾額。1955年和1981年又兩次重建。

  肉身殿為塔殿式建筑,殿宇宏偉,全寺建筑面積705平方米。殿高15米,殿頂全為鐵瓦覆包養 蓋,四角有宮殿式翹檐。二十余根石柱立于周圍回廊,重檐斗拱,雕梁畫棟,青獅蟠龍雕飾在重檐之下,風鈴鐘罄響于回廊之間。年夜殿南門上懸兩塊匾額。上額書“肉身寶殿”,為青花古瓷豎匾,下額書“東南第一山”。“東南第一山”年夜字金匾。殿前平臺下,有陡峻石階八十四級,取九九八十幾回再三加三級之數。進殿須登八十一級臺階。臺階高低兩端,各有石獅一對;階下一對,年湮代遠,只要形似,相傳為唐代遺物。東側有明刻松枝化石碑《地躲圣跡碑記》,記載了地躲菩薩在九華山的修行好事,為明萬歷年間劉光復所寫。該碑以化石作碑材,石上松樹的枝干、樹枝、木紋清楚可辨,以化石作碑,實為難得之物。宋人詩云:“八十四級山頭石,五百余年地躲墳。風撼塔鈴半天語,眾人都向夢中聞。”殿前周圍回廊上方雕棟畫梁,其仙鶴、糜鹿、牡丹等珍禽異卉雕飾,鮮艷奪目。立有石柱20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對聯,北邊是:“誓度群生離苦趣,愿放慈光轉法輪”楹聯。南邊兩聯,一曰:“福被人物無窮盡,慧同日月常瞻依”;另一聯曰:“心同佛定噴鼻火直,目極天高海月升”。兩聯的首字,連讀是“心目福慧”,表現僧尼心目中依附地躲、修到“福慧”。

  殿門前闊地又稱為布金勝地。外有半月形瑤臺,上有三座年夜鑄鼎列于殿前。看瑤臺下林木茂繁,四時蒼翠。奇葩異卉,與嘉木爭榮;群鳥雅鳴,與風鐸諧音。憑欄遠眺,山外長江如練,白帆點點;東看群峰如屏,隱隱九華。上山舊道旁的噴鼻爐石、洗手亭都隱于幽谷叢林之中。晨光甫現,臺下云層如海臺下云層如海,稱為“云鋪海”勝景。多旱季節,低云布雨,云層含有細微水珠,在日光照射下,銀光閃閃,是以又稱為“銀鋪海”。

九華山肉身寶殿

  肉身殿殿宇面闊三間,進深16米,地平鋪漢白玉石。中心為1.8米高的漢白寶塔基,上矗七層八方木質寶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層八面皆有佛龕,每龕均供奉金地躲金色坐像,供五十六尊鉅細紛歧,塑造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塔基四角有回柱頂梁。木塔內置放三級石塔,內躲金地躲肉身。木塔外為漢白玉神臺,下面站著雙手捧圭的十殿閻羅立像,朝奉“幽冥教主”地躲菩薩。塔前懸著鏤空八角琉璃燈,不分晝夜,終年燈火長明。塔北門廊下包養網 ,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橫匾,寫的是地躲誓詞:“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北洋軍閥當局總統黎元洪所書。與塔基相平處橫一巨石,似人工洞頂,南面橫刻“磐石常安”四字;北面刻著“神光異彩”四字。

肉身殿內金地躲肉身塔

神光嶺上三步一跪蒲伏向前的朝圣僧

  據佛經記載,農歷七月三旬日(月小二十九日)為地躲菩薩圣誕日,傳說也為金地躲成道日,九華山僧侶都要在肉身殿舉行嚴重活動,稱“地躲法會”,誦《地躲菩薩本愿經》,守地躲肉身塔。法會普通歷時七包養 天(夏歷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圓滿之日設齋供眾,廣結良緣。法會期間,平易近間有“百子會(團)”等朝山進噴鼻,常人數滿百人即可組一會,稱“百子會”。百子會設噴鼻首和副噴鼻首。朝山途中噴鼻首口誦“南無幽冥教主本尊免罪地躲王菩薩”,余眾接誦“阿彌陀佛”。每逢地躲菩薩誕期,僧眾及噴鼻客于肉身塔誦經拜菩薩通霄達旦,常見僧尼和信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跪拜塔不止,求其超度亡靈,赦宥罪孽,消災延壽。與此相應,各地還有類似會(團)朝山進噴鼻,如“萬勝老會“、“噴鼻山勝會“、“同人老會”等。1978年以來,九華山釋教協會每年都舉行“地躲法會”或“祈禱世界戰爭法會”,懸掛“南無年夜愿地躲王菩薩法會”飄幡。來山參加地躲法會的港澳同胞、海內僑胞、四眾門生及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本日肉身殿,成了朝山進噴鼻的噴鼻客和游覽九華山的游人所必到之地。

九華法會上三跪九扣前去肉身殿朝拜金地躲的和尚

  肉身殿西邊數間廂房,為釋教文物陳列室,寶躲無數。較為珍貴的有明代皇宮內供佛用的銅質供碟;梵文貝葉真經;八世紀唐代鑄造的螭龍金印,利生玉印以及明代鑄造的龍印,均為帝王所賜,并有“地躲王”名號,這是地躲菩薩的正式印信;古銅“諦聽”,別名獨角獸,長一米,寬六十多厘米,高七十厘米,重約一百五十公斤,為清初廣東一居士遠道跋涉饋送上山的。“諦聽”地躲菩薩腳下那條似犬非犬、似虎非虎、似獅非獅的神獸,是根據金喬覺當年攜帶的一條善聽的犬而塑造的。據說只需朝拜者用銅錢在它背上磨擦幾下,帶回家系在小孩身上,便可避邪降福。

  露臺寺

  別名“地躲寺”,位於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的露臺峰頂,海拔一千三百零六米,為九華山地位最高的寺院。露臺峰又稱露臺正頂,海拔1306米,在九華山的九十九峰之中僅低于十王峰、七賢峰。露臺寺因露臺是釋教徒朝拜地躲圣跡必到之處地,所以往往將露臺稱為九華山主峰。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釋教全國重點寺院。

  地躲寺歷史長久。相傳唐時金地躲曾在此棲身,潔瓶僧常從羅漢墩來此與地躲晤談,留有「金仙洞」遺跡。宋時高僧宗呆筆下的露臺寺已是“踏遍露臺不作聲,清鐘一杵萬山鳴”了。後寺廢毀。明洪武元年(1368)居士陳履泰捐資,方丈僧昭蓮法師重建,但非常簡陋,僅是“茅舍幾間草色青”罷了。嘉靖年間(1522~1566),寺僧璽玉,巡山護林,幾十年如一日,享年一百一十歲,其事跡流傳甚廣。清康熙年間(1662~1722),僧塵塵子重建,名曰“生坑庵”。至清代中葉,露臺峰周圍四十八座寺廟已構成“八剎”,噴鼻火甚旺。咸豐年間毀於兵燹。光緒十六年(1890)重建。一九二○年方丈僧徹德法師重建“露臺正頂”,始為本日之規模。一九二一年方丈僧蘭田重建露臺石板路。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九年方丈僧義方式師重整包養 儀軌,年夜振沙包養網 門。一九三六年年夜國師章嘉呼圖克圖贈匾額一塊,今已佚。露臺寺原是四層木結構的走馬通樓,長期以來,因遭到濕潤空氣和山泉流水的影響,底層地板和立柱都已腐爛。為維持原來面孔,從一九八○年起,動工改建。在極其困難的施工條件下,以最原始的運搬手腕,把六百多噸建筑用料運馱到露臺峰上,將底層的木結構換成混凝土結構,下面三層木結構依然保留原有風格。這一處理方法,年夜年夜延長原來建筑的壽命。一九八三年重建佛像,上漆貼金,建筑面積一千五百四十平方米。現任方丈為普光法師。

  古拜經臺    
  
  在通往露臺寺的山道上,今登上纜車終點有一座古寺叫“古拜經臺”。相傳金地躲曾在此處拜誦《華嚴經》,和尚建此寺紀念,名為“年夜愿庵”(釋教稱金地躲“年夜愿菩薩”)。因為“拜經”較淺顯易記,所以都稱它“拜經臺”。古拜經臺現存建筑為清末平易近初重建。寺依山而起,前后三進殿字筑成既無庭院又無院落的整體建筑。年夜雄寶殿重檐歇頂,框架結構,外型莊重、渾厚。殿宇後面三尊年夜佛,擺佈文殊、普賢,后面海島觀音,兩旁十八羅漢。殿門對古拜經臺,門檻下臨萬仞深淵,諸峰皆在足下。從年夜雄寶殿旁上石階十余步,即到金地躲拜經遺址。上筑敞廳式瓦屋一間,高約二丈,寬丈許,供有金地躲坐像。右邊墻壁上嵌有“古拜經臺”字樣的碑刻一方臺內有一塊長方形巖石,上有凹下的腳印。傳說當年金地躲就在這塊凸出的平臺上拜經,這方巖石便是跪拜時的墊腳石,因此留下了足印。后來在伏虎洞苦修的僧人,效金地躲拜經、拜《華嚴經》幾十年,也在地板上磨出了凹痕出。

前去露臺寺上的“古拜經臺”

  從古拜臺向上,走完十王峰下一段弧形山路,沿龍頭峰下的青龍背旁山道向前即達露臺正頂的露臺寺前。露臺寺左有龍頭峰,右有龍珠峰,對面十王峰。龍頭峰下為青龍背,因驕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龍珠峰,別名露臺崗,上有一顆宏大滾圓的巖石,名“龍珠石”。傳說九華是“活的龍脈”,青龍即居此高處,這顆“龍珠”,則是它戲耍的寶物。十王峰則迎面而來,謂之“十王朝地躲”。地躲寺寺門在龍頭峰、龍珠峰間的渡仙橋下,由橋底登石階十余步,即進進寺內。拱形橋上的橫梁鐫“中天世界”四個年夜字。寺前巖壁上,有“非人間”等巨字摩崖石刻。全寺由三組居平易近式殿堂組成。橫臥嶺凹間,東面以峰脊(青龍背)樊籬,南以玉屏臺作為墻身,東北和北面以突兀的面。殿宇的底部排擠,下置蓄水井。整個建筑借高聳的懸崖峭壁來隱蔽,卸防風冷,又非常堅固。山門在年夜殿山墻南面,是一向徑三.四米的卷拱下洞,進深四.二米。三進殿堂通連,寬敞、敞亮、整齊。年夜殿(亦為萬佛樓)寬十米,深十三米,各種木質佛雕像懸滿梁間,被噴鼻火熏得似鐵鑄佛像。

  出彌勒殿角小門,上崗頭,可見巖石上有一凹下的宏大腳印,傳說為地躲菩薩足跡。有路可行至捧月亭。亭建在龍珠峰上,高丈許,呈六角形,於清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用花崗石琢成。亭內列石雕佛像、神臺,前設石鑿噴鼻爐。旁有平臺,不年夜,周圍是懸崖絕壁,有鐵欄桿環護。後人池州太守李鑒溪曾作有《捧月亭贊》以記其勝,稱在臺上可以捧月,能摘星,攬月,是包養網 觀月出、看云海的佳境。從寺後小門可到露臺最高處“云峽”。兩塊宏大巖石,并峙如門,只容一人通行。右邊巖石上直鐫“云峽”二字,左邊巖石橫琢“一線天”三字。在此處看日出,觀云海,無比瑰麗、壯觀。“露臺曉日”為“九華十景”之一。

  每逢晴日,佇立云峰之上,拂曉前,凝視東方,啟明星尚未墜落,曙光初露;眨眼間,一輪紅日踏出山巔,六合一片光亮,九十九峰清楚可辨,如在面前。置身此中,確有「一蓮峰簇萬花紅,百里春陽滌曉風,九十蓮華一齊笑,露臺人立寶光中」的美好感覺。

  其左側為懸空寺,乃用木柱斜拔出石壁中,下面再鋪板蓋屋見廟,規模天然不成能寬宏。露臺寺被尊為九華之首,是以,來九華山進噴鼻者多到此朝拜,也是游客游九華必到之處,所謂“不上露臺,等于沒來”。

露臺正頂上的露臺寺(寺右平房為懸空寺)

  祗園寺

  位于九華街進口處,乃九華山獨一一座宮殿式廟宇,為九華“四年夜叢林”(百歲宮、化城寺、祗園寺、甘露寺)之首。1983年,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釋教全國重點寺廟之一。祗園本來是印度釋教圣地,相傳釋迦牟尼在祗園宣揚釋教二十馀年,祗園寺即依此而得名。九華山祗園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清末和平易近國期間屢次重建和擴建,今建筑面積5157平方米。重要由靈官殿、彌勒殿、年夜雄寶殿、客廳、齋堂、庫院、退居寮、住持寮和光亮講堂等9座單體建筑組成,除彌勒殿和年夜雄寶殿屬宮殿式建筑外,余皆平易近居式建筑。整個建筑依山就勢,鱗次櫛比,布局緊湊,層次清楚。寺院還借松林、溪流布置了自然優美環境,惹人進勝。躲經樓內收藏的經書以《龍躲》最為有名。《龍躲》別名《清躲》,全稱《乾隆版年夜躲經》,是清代獨一的官刻漢文年夜躲經。寺內有銅質年夜鍋一口,名“千僧鍋”。1933年開辦“五百羅漢期”的授戒法會,就用它供應千人的齋飯。

九華山祗園寺

  祗園寺有兩項建筑比較別致:

  一是金錢甬道,以象征釋迦圣跡。祗園寺內甬道,由一百多塊長方形石條鋪砌而成。每塊石條均有等距雷同的浮雕圖案三個:擺佈金錢古幣滾圓,似兩串金錢;中間一路方形圖案,像一條斗方畫圖集錦條幅。梵剎建筑多以蓮花裝飾表現對七寶蓮池琉璃世界的嚮往,但祗園寺甬道卻以金錢鋪地,以此來象征釋迦祗園圣跡。當年釋迦牟尼在摩揭陀國說法時,舍衛國的孤獨長者皈依了釋教,準備請釋迦牟尼往他家鄉說法,選擇了最美妙的園林建造精舍。當地惟有波斯匿王家的祗陀太子園林最佳,但要以黃金鋪地為價。后來祗陀也信佛,就將園林獻出,請釋迦牟尼到此說法,于是這座園林以二人的名字冠名,稱為“祗陀樹給孤獨園”,簡稱“祗園精舍”成包養網 為釋教圣地之一。祗園寺甬道以金錢鋪地即源于此傳說。

  二是寺內護法神不是常見的韋陀,而是道教的“王靈官”。釋教寺院卻用道教靈官護法,關于此中蹊蹺有段傳說:九華山寺廟護法本來也是韋馱。有一天韋馱外出巡山,地躲塔前來了一位狀元。他為了測試真假,拿針刺進了地躲王金身的左腿。拔出針后見針孔處出血。狀元年夜驚掉色,急忙下山而往。韋馱巡山歸來,見地躲王金身受傷,大肆咆哮,拿起武器出門追趕。地躲王菩薩慈善為懷,他估計狀元早已走出了十里八里,囑咐韋馱只可追趕五里,借使倘使追不上,盡可放他離往。金喬覺說“五里”,韋馱卻聽為“五溪”。就在五溪橋頭,韋馱追上了狀元,手起仵落,當場斃命。金喬覺見韋包養 馱殺生,怒髮衝冠,將他撤職,趕了出往。可是,山門不成一日無人扼守,于是,金喬覺請來了道教的王靈官。從此,道教的王靈官開始為釋教看管年夜門。現五溪橋北還有狀元墳一座,即傳說中的遺物。這當然只是個傳說。真正的緣由與全真教有關。祗園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金元以后,道教中全真教風行。全真教的創立者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認為“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描摹理無差”。所以祗園寺內建靈官殿正反應了明清時代,三教之間巳顯現出彼此融匯的趨向。

  祗園寺進門即是靈官殿,此中供奉的即是道教的護法神王靈官。王靈官傳說名叫王善,是薩真人薩堅的門生,在湘陰城隍廟當城隍時,因獲咎了薩真人,被薩真人一惱之下轟雷致電,焚毀了城隍廟,這才四處云游,被道家請為護法神,象佛家供奉韋馱一樣,進了道家經典。又傳說王靈官為唐太宗時人王善,“有臂力,性剛暴質直。”曾因為平易近除害焚燒一江怪古廟,致怪風高文,幸值薩真人趕到,作法反風滅妖。玉帝欣賞王惡疾惡如仇,敢作敢當,便封他為豁洛元帥,賜金印掌監察之職,后被道家尊為護法神。

  靈官殿內王靈官泥像安置在殿內正中高約三米的玻璃龕內。威武兇猛,紅臉膛,額上還有一只眼,三目圓睜,鋸齒鐐牙,虬須怒張,手舉鋼鞭,威風凜凜,有“三眼能觀全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之說。

祗園寺靈官殿包養

王靈官

  化城寺 

  九華山歷史最長久的開山主寺,是地躲菩薩的道場,九華山的“總叢林”。化城寺的名稱源于佛典《華嚴經》所載的“佛指化城”:相傳釋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彌包養網 下鄉傳教,山重路阻,小沙彌口渴腹饑,無力前行,釋迦牟尼只得向後方一指,點化一城,讓小沙彌前往化齋,以圖繼續前行。后來釋教徒取此中前進途中“化一城郭”的間歇,以圖繼續精進之意,將寺院題名為化城寺。化城寺不僅九華山有,安徽當涂城內也有一座寺廟名化城寺,系三國時期孫吳所建。李白曾為該寺作《化城寺鐘銘文》。

九華山化城寺

  九華山化城寺為東晉隆安五年(四○一年)高僧杯度始建,舊志云:晉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始創寺,曰‘九華’。唐郡守張嚴(巖)奏額始名‘化城’。”唐人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載,唐開元末有和尚檀號居此,寺額即曰“化城”;至德初年,青陽諸葛節等發現正在東巖石室苦修的新羅僧地躲,深為感動,于是買下檀公寺基,構筑臺殿,以成琳宇,請地躲年夜師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張巖奏請朝廷移舊額置于新寺,于是化城寺成為地躲年夜師傳經傳教的年夜伽藍。貞元十年(794)年夜師圓寂,被僧眾視為地躲菩薩靈跡示現,從此九華山逐漸成為聞名海內外的地躲道場。化城寺歷經興廢,但代著名僧、官府和鄉平易近的護持,一向位居九華諸寺的中間位置。唐代詩僧應物、冷然等留有吟詠化城寺蓮宮勝境的詩篇。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方丈僧宗琳重建殿宇、廊廡、禪堂、齋僧、養老、學包養網 事、凈業諸堂,并建土庫、方太寮,使化城寺成為九華山總叢林。乾隆三十一年(1766)派欽差朝山進噴鼻并賜御書《芬陀普教》。此時化城寺東西兩序(亦稱二宮)七十二寮房已具規模。據清周赟《九華山志•化城寺僧寮圖記》載:“全國梵剎之盛,千僧極矣。乃九華化城寺,當承平時,寺僧且三四千人。寺不克不及容,則分東西兩序;又不克不及容,各分十余寮至六七十寮之多。化城寺遂成為“九華諸寺之冠”,“噴鼻火包養網 之盛甲于全國”。咸豐七年(1857)全寺幾毀于承平天國之兵火,僅存躲經樓。1914年景立青陽縣九華山釋教會,會址設在化城寺。1926年方丈僧鎮安。1929年方丈僧容虛在此創辦“江南九華佛學院”。1942年方丈僧智云。1949年方丈僧悟月。1958年輕陽縣國民當局重建。1968年全寺佛像因文明年夜反包養網 動而毀。1981年九華山治理處重建化城寺,辟為“九華山歷史文物館”。1981年9月安徽省國民當局公布化城寺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4月國務院公布化城寺為漢族地區釋教全國重點寺院(含肉身殿等9座寺院)。

  九華山化城寺面積為3500平方米。現存寺院為山門和躲經樓為16世紀所建,年夜雄寶殿和后廳為19世紀重建。全寺對稱嚴整,布局有序。四進殿宇分別坐落在3個臺基上,層層遞升。第一進靈官殿,殿前廊檐長20米、高6米,3扇年夜門,殿內進深16.5米,面闊5間。有2個庭院,兩側為廂房;第二進天王殿,長20米,寬20.5米,敞廳堂有四落水庭院,東西兩側有半廊;第三進年夜雄寶殿,寬20.5米,內有天花藻井3只,中間年夜藻井直徑440厘米,深170厘米,其“九龍盤珠”圖為浮雕藝術珍品;第四進為躲經樓,堅持明代建包養 筑風貌。長20米,寬14米、高1.3米。三、四進之間院墻上嵌有明、清以來的石碑8方。

  本日化城寺前是一個面積約六千七百平方米的廣場,階下有一放生池偃月池,別名新月池,均取其形如新月之意。環池有石砌欄桿,澄澈如鏡,天光云影,蒼山古剎,盡人此中。這個千年古池,也曾飽經滄桑。唐武宗“會昌法難”,九華山梵剎均被毀廢,新月池也在劫難逃,成為廢池。晚唐詩進薛逢游九華山見廢新月池,曾寫詩嘆道:“曾發蕭聲水檻前,夜蟬冷沼兩蟬娟。微波有恨終舊海,明月無情卻上天。白鳥將帶林外雪,綠荷枯盡渚中蓮。榮華不願人間住,須續莊生第一篇。”所述清蕭冷蟬,白鳥枯荷的荒涼凄楚,可以想見當時廢池的情形。唐宣宗即位后九華山寺院方得以恢復,僧伽得以重聚,新月池乃重現生機。現約六百七十平方米年夜的水池,碧波澄潭的風景蕩然無存。寺前的廣場上還有“娘娘塔”址,正中有一口井。新月池以北,寺前階下并峙石獅一對,高峻古樸,傳說為唐宋時代遺物,因年月久遠,風雨剝蝕,原貌已無法辨析。人石獅旁上十五級臺階至瑤臺,再上三級即到年夜門廓下。廓內卷檐下三個年夜門,雕梁畫棟,頂梁為石柱,刻有楹聯。化城寺依山勢而建,前后為四進,逐次降低。從山門至躲經樓前院墻,以凸凹字形相連,渾然一體,具有江南山區古寺建筑的典範待征。山門與二殿相聯,二殿后為庭院,再后是年夜雄寶殿。這些建筑除四壁磚墻和瓦頂外,內部為木結構。柱、梁、檁、椽所有的采用閂縫對榫、相互楔咬的傳統方式,不消一顆釘子。門楣、斗拱和橫梁上都鏤刻著鳳凰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以及花卉圖案,施以重彩。年夜雄寶殿為化城寺的主殿,原懸有明崇禎和清朝康熙、乾隆御題匾額,“文明年夜反動”中化為灰燼。殿門正面佛像臺乃漢白玉砌成,仰觀藻井,就是有名的“九龍盤珠”。這是用整塊檀木雕成的圖案,九條纏繞交錯的游龍,首尾相顧,龍頭伸向正中一顆明珠。游龍生動多姿,明珠光焰四射,實為現代木雕藝術精品年夜雄寶殿內供奉地躲菩薩立像。其泥像分歧于其他寺廟。菩薩像:其它梵剎中菩薩泥像普通為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包養 的天人相。地躲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戴毗盧冠、身披袈裝的落發僧相。雙手垂下,手掌向外,表現能與眾生愿看滿足,使眾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實現之意,稱為與愿印或施愿印,此印相具有慈善之意。這尊地躲菩薩泥像雙手下垂,兩邊楹聯是:“愿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意在化渡眾生。

  年夜殿后進為明代建筑躲經樓。樓殿之間是一個小院。院內東西兩壁上,嵌有十四方碑刻,此中明刻碑記三方,清康熙等年間刻碑十一方。值得留意的是幾方《嚴禁弊害碑》,刻于明末清初。是當時當局對僧徒的法令請求,具有較高文獻價值。躲經樓高二層,底層前檐向前延長三米多。躲經樓與樓前三進殿宇原為明代同時建造,清代遭兵燹,三進殿宇盡遭焚毀,惟躲經樓安然無恙現為釋教文物展覽館,躲有明神宗頒經圣諭,御賜包養網 躲經一部共六千七百七十七卷,這部明版年夜躲經,極為珍貴。還有明代高僧海玉(字無瑕)手書《血經》81卷、印度貝葉經2札以及清康熙、乾隆帝的御書手跡、地躲的九龍方印以及其他釋教文物共一千三百余件。

化城寺年夜士閣與躲經樓

  化城寺內原有年夜鐘一口,重五千公斤,已毀于兵燹。現存之古銅鐘,重約一千余公斤,與九華山其他諸寺的年夜鐘比擬并不算年夜,但因其懸于主剎開山寺內,化城寺又地輿居中,群山環繞,似天然覆信裝置,音聲倍響。古鐘鑄造優美,音質悠揚宏亮。“化城晚鐘”為“九華十景之一”,《九華山志》云:“每當紅曰西沉,白云出岫,蒲牢一振,鏘鏗徐發,四山響應”。

  百歲宮

  九華山“四年夜叢林”之一。位于九華山東峰之巔,表面有如平易近宅,其實是一座擁有99間半殿宇和僧包養 房的年夜型寺廟。這些建筑物立于高下升沉的巖石之上,錯落有致佛殿內部有石洞和包養網 巨石,有的巨石稍加劈鑿,成為別致的佛座,包養 由此可見匠心之巧。

九華山百歲宮

  百歲宮原名摘星庵,后為了祭祀活了100多歲的明代高僧無瑕而更名。“無瑕”是這位高僧的字,法名海玉(1513-1623),正德七年(1513)誕生于順天宛平(今北京市)蘆溝橋,與金地躲一樣也是二十四歲落發。他在五臺山落發后,歷游名山。于嘉靖十七年(1538)來到九華,擇東崖摩空嶺上卓錫,在云海霧濤中的摘星亭下,結茅苦修,取名“摘星庵”。他不吃煙火熟食,終年以野果山草充饑。他刺舌血拌金粉,書寫《慷慨廣佛華嚴經》。每隔二十天,刺舌血一次,前后用三十八年時間,抄完了這部八十一卷《血經》。天啟三年(1623),一百一十歲高壽的無瑕法師圓寂。這位超人年夜法師臨終時拈一偈,曰:“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頭跡掉摩邊事,洞口言來非分特別機。天上星斗高可摘,世間人境遠相離。客來問我歸何處?臘盡春回又見梅。”眾僧徒將無瑕肉身跏趺缸中,三年后啟缸,肉身無缺,容顏如生,驚詫不已,認為老衲苦修百年已成正果,就將肉身裝金供奉,尊稱“百歲公”,遂將庵名改為“百歲庵”。后來,因一則神奇的傳說,使這百歲公與百歲庵名聲年夜振。據傳崇禎三年(1603),朝廷派兵部尚書王在晉來九華,代圣進噴鼻。當晚住宿肉身寶殿,忽見神光嶺上放出一道白光,直射摩空嶺百歲庵;當即,摩空嶺上也射出一道白光照向神光嶺,兩光相照,奇異天象。來日誥日,王年夜人趕到百歲庵觀察,問明無瑕出身,特別是見到這部稀世珍寶《血經》,驚嘆不已,認為無瑕僧人與金地躲一樣,也是地躲菩薩的應身。奏明皇上,敕封海玉法師為“應身菩薩”,御書匾額;同時又御書“為善為寶”題額,并賜海玉肉身塔名“蓮花寶躲”,賜金擴建廟宇,賜寺名為“百歲宮”。后有黎元洪題書“敕建萬年寺,欽賜百歲宮”豎匾,高懸山門門廳之上。清道光年間擴建后,又稱“萬年禪寺”,成為噴鼻火盛極一時的“十方叢林”。

  “文革”之中,“無暇”肉身還有一段令人不成思議的經歷:“文革”大難中,百歲宮三位和尚見甘露寺都監僧九十歲的常恩、翠云庵方丈九十六歲的法龍、龍池庵方丈畫僧華德等五位高僧肉身都在“破四舊”中被燒毀,生怕無瑕肉身也遭劫難。于是深夜靜靜將其埋躲到廟堂地底下,直到一九七七年十月大難結束,這三位和尚把埋在地下整整十一年的無瑕老法師挖了出來。出土時,當年埋的磚頭、鐵棍都已銹爛,而無瑕肉身卻安然無恙。至今供奉在百歲宮的玻璃神龕里。他用咬破舌頭滴的血寫的81本《血經》,仍然無缺無損,朱色未褪,字跡清楚端莊,經國家評為“一級躲品”的國寶。兩本現存化城寺躲經閣,其余存北京故宮。

  九華山地處華東皖南山區,氣候濕潤,雨多霧重,物體極易腐敗。但在這樣高濕度的天然環境中,九華山竟先后出現了十一尊高僧肉身。無暇是繼金地躲肉身之后的“第二代應身”。除了“文革”中被焚毀的五位高僧肉身外,“第三代應身”年夜興僧人,是一位濟公式的人物。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誕生,享年九十一歲,今供奉在九華后山九子巖下僧家山雙溪寺的年夜興僧人肉身堂內;慈明僧人肉身今供奉在新建地躲寺;一九九九年元月,又發現通慧禪林比丘尼釋仁義師太真身,這是迄今全世界出現的第一尊比丘尼肉身。這些高僧肉身經久不腐,繪聲繪色,創全國名山之最,惹起了中外游人、噴鼻客和科研學者們的濃厚興趣和無限聯想。

百歲宮無暇肉身

  旃檀林

  座落在安徽省青陽縣九華街東北。清康熙年間(1662-1722)為化城寺十二寮房之一。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釋定慧募化重建。一九一二年,方丈僧鎮安擴建殿宇,安單接眾。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五年為九華山釋教協會駐地。一九八三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釋教全國重點寺院。

九華山旃檀禪林

  旃檀禪林全寺建筑面積二千八百四十九平方米,由四座廳堂式平易近居和宮殿式年夜雄寶殿組合而成。東為僧房和齋房,敞廳堂,三層樓閣,有內落水小庭院。西為云水堂,敞廳四開間,二層樓,小庭院。僧房和云水堂之間為前廳,內用板壁隔成彌勒殿和韋馱殿,進深20.5米。韋馱殿前有兩個小雕像,一個是濟顛僧人,另一個是瘋僧;彌勒殿里供“阿彌陀三尊”。從韋馱殿向左,進門又是一幢樓閣,樓上佛堂敞,樓下廳堂高峻,古色古噴鼻。廳前庭院狹長,擺佈為庫房、僧寮。由韋馱殿向右,進角門穿過樓間冷巷,是又一組樓堂。樓下三間敞廳,屏風後和擺佈兩端有十間客房,樓前庭院,上有巨幅壁畫,為“墨龍行云圖”。穿過長方形庭院,就可達年夜雄寶殿。年夜雄寶殿高18米,寬11.5米,深15.5米。仰觀年夜殿,鐵玄色葫蘆聳立在正脊中間,魚龍尾翹在兩邊。重疊的飛檐,條條魚龍飛來,裝點得八角殿加倍壯觀。重檐間,繪著青獅彩鳳。周圍廊柱上,雕有“八仙”人物像。廊下和佛幡前有黑底金字楹聯和泥金雕花楹聯:“山中作伴莫負煙霞,林下重逢祗談因果”;“把臂進林可復有太白聯吟陽明打坐,現身說法恍然悟新羅月滿南海波澄”。說的是李白在九華,吟詩聯句和王陽明在東崖晏坐等歷史人物故事。佛像座前一聯曰:“奉雙親參禮九華,喜本日旃檀林中即是極樂世界;愿同心專心長持半偈,想當年菩提樹下用多麼吃苦工夫。”

  年夜雄寶殿后有花廳五間,中間二開間為敞廳,兩端和屏風後有房間,與二樓、三樓共有十六間臥室,為招待貴賓下榻之處。敞廳裝有玻璃隔扇,雕鏤著各種神話故事。閑坐廳堂,便可欣賞神光嶺、芙蓉峰上方木蒼翠,白云裊裊,群鳥飛翔的風景,悅目清心,實為福地洞天。

  1982年九華山治理處重建殿宇,建筑面積2849平方米。從1990年起,方丈僧慧深尤感旃檀林過于破舊,難以為繼,遂發心規劃募建年夜雄、包養 年夜悲、年夜愿3座寶殿,移建旃檀林老殿,為弘法創造條件起首于1994年在旃檀林老邁殿舊址東南側建成年夜悲寶殿。坐南朝北、宮殿式,重檐翹角,琉璃歇山頂。殿長、寬、高各19米,環廊長25米。建筑總面積1104平方米。內供四面千手觀音菩薩樟木雕像,高9.19米(蓮座、蓮臺3米,菩薩像6.19米)。東西兩旁供陀羅尼八十四像,后方供三十二應身、禪宗6位祖師像。1999年又在旃檀林老邁殿舊址東北側建成年夜愿寶殿。坐南朝北、宮殿式、重檐歇山頂。殿長、寬、高各19米,環廊長28米。建筑總面積1340平方米。就在新郎官胡思亂想的時候,轎子終於到了雲隱山半山腰的裴家。內供四面金身的地躲銅像,9.9米高。四維供120尊地躲菩薩坐像(金身銅像),高1.4米。年夜雄寶殿,位于年夜悲、年夜愿兩殿北側,占地近千平方米。坐南朝北,宮殿式,脊高30米,長44米、寬32米。建筑面積1660平方米(地下面積729平方米,地下室面積931平方米),殿內供華嚴三圣銅像,高14.8米(底座1.8米)。佛像背壁是巨幅海島群雕。殿內兩旁供十八羅漢泥像,高9米。旃檀林老邁殿將按原貌移建于年夜愿寶殿東北側芙蓉峰麓,占地350平方米。

  旃檀林供奉有九華山第十一尊釋教不敗金身,當代的明凈僧人。明凈僧人祖輩信佛,三歲母亡,家道貧困,自小不茹葷腥,幼時幫人放牛、打長工,掙錢補貼家用。他為人心腸仁慈,慈善為懷。落發前,他堅持素食、進定、修學佛法。1984年,他來到九華山旃檀林寺,指著旃檀林說:“這就是我的家”。他終年行頭陀行,日食一餐,赤腳,身穿衲子衣,少言,噴鼻客禮佛時,他與韋馱菩薩一道受人禮拜,被眾人誤有瘋顛,他站禪時,示彌陀定印,也常有噴鼻客獻錢于他的手上,可他總不留錢物,而轉放于旃檀林寺的好事柜中,也許是體力的緣故,站禪三年后,又坐禪三年,而后又臥禪三年。1992年9月6日,明凈僧人跏趺示寂,臨終前囑托他獨一的門生心蘭,遺體不要火葬,六年后他將成績不壞真身。明凈僧人圓寂六年后,于1999年農歷八月十三日開缸,人們赫然發現,明凈僧人顏面如生,身體無缺無損,全身肌膚皆有彈性,于是,人們就在神光嶺坐缸處建廟供奉。

旃檀林寺年夜雄寶殿九華山第十一尊釋教不敗金身明凈僧人牌位就供奉在這里

  59、乾元禪寺

  又稱三祖寺,位于安徽天柱山南潛山縣鳳形山上,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釋教全國重點寺院,系南朝梁武帝(503─547)時高僧寶志禪師所建。

  三祖寺地點的鳳形山為天柱山谷口。這里歷史長久、風景秀麗。年齡時這里曾是年夜夫皖伯封地,封地內有“皖山”與“皖水”,今安徽省簡稱“皖”即源于此。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武帝劉徹南巡,曾到谷口,在鳳形山東側臺地上設壇祭拜,封天柱山為“南岳”。嗣后,漢宣帝劉洵、南朝宋孝武帝劉駿、明成祖朱棣等,均遣使列式,到這里來詔祭南岳天柱山,使得它名聞遐邇,聲播九州,故而歷代道徒、釋子都視此為“洞天福地”,爭相據為已有,建觀造剎,傳道布經。別的,這里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柱山的南年夜門,環境清幽,風景怡人。三祖山一峰獨秀,翠黛蒼郁,東西兩包養 側崗巒逶迤,向南彎曲伸展,對三祖寺呈環圍合抱之勢,使山前形天一個自然谷口。清亮甘冽的山谷流泉從三祖山西側谷底潺潺流出,滾珠嘎玉,泠泠有聲,向南經谷口匯進潛河。寬闊的潛水河像一條潔白的玉帶,自西向東輕盈伸展,系于山前。河水清漣,波光粼粼,映現著青山塔影。水光山色,渾作一體,構成了谷口的獨物風貌,成為天柱山風景名勝的主要一景從地形上看,三祖山好像一只蹁躚的彩鳳:卓錫峰是它聳立的頂冠,朝天峰是它高翹的尾翎,東東北側彎曲升沉的崗巒,則是它翻飛的羽翼。三祖寺就建在鳳項下。寺東的白鶴峰、白鹿崗、白鶴泉、應夢井、噴鼻泥洞諸勝和漢武祭岳壇、真源宮遺址等,如在身側;寺南潛水兩岸的旌駕橋、吳塘曉渡諸景和詩崖漱玉、酒島流霞、蓮崖、釣巖等勝跡盡收眼底;寺西的山谷流泉、石牛古洞、涪翁亭、秋興亭以及唐宋以來的300多處摩崖石刻,猶在面前;寺北的卓錫峰、朝天峰爭與覺寂塔媲美。更有三祖山高低,古柏蒼松,綠竹修笪,層層疊疊,郁郁蔥蔥。天然風光與人文景觀融合薈萃,彼此輝映,移步換景,琳瑯滿目。歷史長久又加上風景惱人,使歷代文人騷人紛至沓來。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李公麟、陸宰等游寺題詩,有的還居寺讀書,修身修性,潛心學佛。有詩云“禪林誰第“淑女。”一,此地冠南州”。

  三祖寺為南朝國師寶志禪師開創,據《潛山志》記載:南朝梁武帝時,建康道林寺高僧寶志與江南云游術士白鶴道人門法,卓錫鳳形山,建剎布經。初名“菩提庵”,武帝蕭衍聞奏,賜名“山谷寺”。后隋朝僧璨(510-606年)師承禪宗二祖慧可衣缽,隱居在這里,擴建寺廟,并傳衣缽給四祖道信,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稱“三祖寺”。

  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有寶月禪師駐山谷寺,玄宗天寶四年(745年),舒州別駕李常取三祖遺骨火葬,得五色舍利子300顆,100粒進獻進廷;100粒送故鄉趙郡供奉;100粒塑僧璨像并造三祖舍利塔。乾元元年(758年)肅宗李亨敕賜“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年夜歷七年(772年)代宗李豫賜三祖塔為“覺寂塔”,謚僧璨號“鑒智禪師”。“會昌法難”時,寺塔遭毀。宋承平興國七年(982年),山平易近柯萼在古松下掘得一石篆,上鐫寶志手書“圣祚綿遠”四字,進于朝廷,太宗趙光義取名“瑞石”,并遣使向三祖寺致謝,謚寶志名“寶公”,賜號“道林真覺禪師”。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章獻皇太后降旨,為仁宗趙禎增壽,選天柱山山谷寺為道場,降賜佛牙舍利,建資壽寶塔。宋徽宗政和年間,法包養網 宗禪師駐錫該寺,三祖寺噴鼻火壯盛,宗風年夜振,有“三千和尚八百道”之稱。其后歷朝屢興屢廢三祖寺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歷經滄桑。保留下來的古建筑有躲經樓、覺寂塔、立化亭、三高亭等,近年來又慢慢建築恢復了其他殿堂、僧舍。1987-1997年的十余年間,三祖寺先后建成無量千佛殿、年夜雄寶殿、山門殿、法堂、客廳、五觀堂、上賓寮、東西寮房、塔院東寮樓、圓通門、海會堂等釋教建筑,總建筑面七千多平方米,總投資一千一百多萬元。先后雕鏤或鑄造5.5米高、重達十噸的漢白玉釋迦佛像,2.5米高各重一噸的迦葉、阿難漢白玉像;銅質釋迦太子、千手千眼觀音、彌勒、韋馱、達摩、慧可、僧璨、寶志等偈,各重300-500斤。寺內現存寺僧靈骨墓塔29座,各類碑刻17塊,收藏《龍躲》2部。

  從天柱山野寨區,沿鳳凰山麓而上即是乾元禪寺山門。石階兩旁蒼松迎賓,翠竹掩道;左邊有明朝安慶郡守胡纘宗題刻的“山谷”年夜字碑,右邊是清朝皖江郡守張楷書的“噴鼻巖”石碑。拾級登高,踏上三百多級石階,才來到寺廟建筑群前。從這里,西可俯視“石牛古洞”、“山谷流泉”,東可遠眺漢武帝當年封禪拜岳之臺,北覽司命真源宮祠、應夢井,南看古堰吳塘、詩崖酒島,風景名勝盡收眼底。寺內石壁上鑲嵌著南宋紹熙二年十月(1191)有名詞人張孝祥之子張同之一首五律:“飛錫梁朝寺,傳衣祖塔丘。石龕擎古木,山谷臥青牛。三更朝風起,長年澗水流。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

天柱山下三祖禪寺

  三祖寺的山門殿在三祖山腳,由門廳、耳室和寮舍組合而成。門廳為山門殿的主體建筑。重檐翹角,頂脊高15米,上飾兩條戲珠游龍。兩檐之間,鑲以木質格欞,并嵌以玻璃。正門楣上方,懸掛一方由全國釋教協會趙樸初會長題寫的“乾元禪寺”黑漆年夜字匾額。門前,置一對2.8米的高的青灰色花崗石雕坐獅,門廳內東西兩側,兀立著7.5米高的“金剛力士”泥像。

  登上通天階最后一級石階,迎面便是天王殿,是供奉彌勒佛和四年夜天王及韋馱泥像的殿堂。天王殿純磚無梁結構,攢尖6角,內穹無梁,亦稱“六角無梁殿”。頂高12米,檐高8米,東西跨度與南北進深均8米。頂端有一蓋式“法輪”籠罩其上,與穹頂相扣而不相接,使殿頂堅持傑出的通風和透光後果。殿門楣上,嵌有水泥磨砂“天王殿”黑底金字匾額一方。殿門東墻壁,嵌鑲國務院于1983年4月9日同意的“全國重點寺廟乾元禪寺”的年夜理石質匾額一方;天王殿內,居中的供壇上,供奉著銅鑄年夜肚彌勒佛像,周圍分別供置6米高的四年夜天王泥像。與彌勒佛像向背而立的,是銅鑄韋馱像——釋迦牟尼的護法天神。

三祖寺內磚砌無粱結構天王殿

  天王殿后的年夜雄寶殿,始見記載于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為邑人門生葛暹捐建,與天王殿同時建成。始為乾元閣,不久閣圯,其子葛永授改建年夜雄寶殿。明崇禎三年(1630),知縣李新重又更始,明末毀于兵火。清康熙初,東源僧人又予復建。到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15年),巡撫梁世勛又捐資復修,清末與天王殿、寶公殿同時遭毀,俱成廢墟。1944年,三祖寺住持月海、監院宏超將塔前拜殿改建成年夜雄寶殿。

  本日的年夜雄寶殿其殿基超出跨越天王殿4米,為歇山式殿宇,磚木混凝土結構。殿脊高17米,檐高10米,東西跨度25米,南北進深17.5米。殿內8柱架枋,5枋架梁,朱柱紅墻,琉璃黃瓦,飛檐翹角。4壁嵌枋桃梁,4楞桃梁撐角。嵌枋和挑梁上,遍繪龍鳳、獅麟等珍禽異獸及奇花異卉圖案。正門4扇,窗開8面,均飾以鏤格雕花。正門楣上,懸置木質黑底金字趙補初手書“年夜雄寶殿”匾額一方。 門前丹墀內,分東西對置一對高2米的青灰色花崗石質坐獅石雕。石獅之間,安頓一只鐵寶鼎。丹墀東西寬25米,南北深8米。南沿中段,建有4米寬的混凝結構的挑臺,直抵天王殿后墻。丹墀的東、西、南3南邊沿的挑臺的東西兩沿。砌有漢白玉圍欄。欄高1.2米,22柱,柱頭及欄板上,均飾有浮雕花草圖案。殿內正廳,供奉一尊漢白玉石釋迦牟尼佛像。釋迦像的在右,供奉其門生迦葉和阿難的漢白玉石雕像。釋迦像的後面,供置一尊銅鑄釋迦太子像。

  年夜雄寶殿后面的祖師殿為三祖寺五年夜重殿之一。此殿為樓閣式建筑,硬山重檐,包養網 高低2層。上層為躲經閣,內躲有《年夜躲經》等及其它典籍千余卷(冊)。在上層樓檐正中下方,懸置木質黑底金字趙樸初手書“躲經閣”匾額一方。下層是祖師殿,為3間通間,中有4柱架樓。在殿門及窗欞上,均鏤有雕花圖案。在兩層樓檐正面的嵌梁、撐解和內枋上,均繪有“唐僧取經”的黑色浮雕。殿門前有廊,殿廊兩端,分置鐘鼓。正門楣上,懸置五方木質黑底金字“祖師殿”匾額。正廳中心的供壇上,供奉銅鑄達摩、慧可、僧璨三祖師像;正廳東后側,供奉一尊銅鑄寶志禪師肩扛錫杖的立品像。正廳供壇的后面,有樓梯通向躲經閣。

供奉達摩、慧可、僧璨三祖師像的祖師殿

  三祖寺歷代祖師名僧有:開山祖師寶志(418-514),南朝齊梁時江蘇金城人,梁武帝蕭衍拜為帝師,宋太宗趙光義賜號“道林真覺”禪師;禪宗三祖僧璨(510-606),北朝及隋朝汴州陳留人,受二祖慧可衣缽,遺骨舍利三百,唐朝代宗李豫謚名“鑒智禪師”,其著《信念銘》為禪宗經典;禪宗四祖道信(580-651),隋唐時河南沁陽人,受僧璨衣缽在山谷寺駐錫16年,后在雙峰山傳衣五祖弘忍;牛頭宗禪嗣智巖,唐初江蘇曲阿人,曾為隋中部將,頻著戰績,隋亡后落發,住山谷寺二十余年;天柱山僧人,唐末五代時舒州人,得傳青原單旨,方丈三祖寺。雅泉徹聞禪師,宋初蜀郡西蕪人,禮侍元白尊宿二十余年,后參南山唯一僧人授受心要,住山谷寺多年;天衣懷禪師之嗣圓智,宋臨安人,與守禧方丈三祖寺;性懂(?-1597年),明朝黃隱士,曾為九華道場方丈,萬歷時應請方丈三祖寺;中興祖師智海(1615-1683年),清朝江寧高淳人,順治時隨師進三祖寺,師寂逝后繼其法嗣,三祖宗風年夜振;住持月海(1895-1969年),安徽亳州人,抗戰期間險遭日寇加害,方丈三祖寺多年。

  除此,還有崇慧、馬祖道一、徹聞、白云守端、法演、慧勤、清遠等幾十位著名看的年夜僧人都與三祖寺有緣,或禮佛,或駐錫,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上面簡介三祖寺最有特征的建筑:

  覺寂塔

  俗稱三祖塔,在千佛殿北側。據《潛山縣志》記載,唐玄宗天寶四年(745年),舒州別駕前河南少尹趙郡李常訪得三祖僧璨之墓,啟真儀火葬,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捐奉建塔,并在塔下層塑三祖僧璨像。唐代宗年夜歷年間,揚州包養網 牧御史年夜夫張延嘗奏請于朝得冊,謚塔號曰覺寂。此塔在唐武宗滅佛時被毀,唐宣宗年夜中初年(847年)復修。宋來歲間也屢加建築。

  此塔為樓閣式建筑,磚木結構,現塔分7層,高達9丈。每層有四站相對,兩虛兩實,有階梯可逐層登頂。每層外廊均砌有80百米高的磚欄環圍,塔外壁鏤有磚質佛像近千尊。塔底層南竇,原龕置一尊李常塑的僧璨舍利像。于“文明年夜反動”中被毀,今從頭供置近年塑制的三祖僧璨像。塔中尚存明嘉清三十包養 四年(1555年)寺僧了瑩修復時所立碑紀。塔頂相輪高1.5丈,為宋乾道八年(1172年)所立,有相輪九節,上為葫蘆形鐵圈,下為壺形寶瓶,瓶頸部有佛家咒語四行。中間五節如輪鏤有幾何花紋。底部相輪似鍋反扣,上鑄銘文170字,記載了舒州懷寧縣玉照鄉(今潛山縣梅城一帶)釋教徒黃氏及胡仲明舍鐵鑄塔頂之事。塔頂相輪以一木柱串起,豎立在塔的上部,八條鐵練由塔頂系向八方,上系串串掛鈴,微風吹過,叮當作響,非常悅耳動聽。據《潛山志》載:“塔上莓苔不生,鳥雀不棲,每年都有龍來洗塔。到時,雷電晦螟,風雨交集,腥風撲鼻,令人生怖”此載雖屬荒誕,但登臨塔頂,憑欄遠眺,但見三祖山上萬木稠環,濃郁蒼翠;三祖山下清泉潺湲,千花競艷,古剎深躲,隱隱似鳳項墜玉;塔影雄峙,麗麗如彩云浮空,氣象萬千,確也美不勝收。

三祖寺覺寂塔

  立化塔

  立化塔是為紀念三祖僧璨禪師在年夜樹下說法時,合掌立化而建,塔體高三米,須彌座呈六棱形,塔身外圓中空。塔頂六角兩層,專家認為此塔具有喇嘛塔風格,系明朝以前所建。周武滅佛時,慧可護法南下,來到了舒州皖公山(即天柱山),找到了高徒僧璨,便駐錫現屬岳西縣的司空山。從此,僧璨遂往來于司空山與天柱山之間,隱姓埋名,行化山野,積十余年,無人知曉。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帝去世,宣帝、靜帝即位,滅佛運動過往,釋教再興,僧璨于隋開皇二年(583),在司空山獲得慧可傳承衣缽后,便審時度勢,于隋文帝開皇十年(590),正式駐錫山谷寺(即三祖寺),研著《信念銘》經典,公開傳經布法。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將衣法傳給了道信,即往廣東博羅縣的羅浮山,兩年后旋即前往山谷寺,隋煬帝年夜業二年(606)十月十五日在寺前法會年夜樹下,為眾說法后合掌立化,葬于寺后。寺內躲有僧璨像。像高1.5米,結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師殿正廳達摩像右側,今供置于躲經閣。

立化塔

僧璨像

  三祖山摩崖石刻

  位于三祖寺右下方山澗處。這里山谷流泉,曲徑通幽,內有石牛古洞,石如牛眠,周圍環崖如洞,幽泉潺潺,石泉周圍和石壁上存有唐、宋、明、清歷代達官名宦、文人騷人的詩文摩崖石刻三百多處。此中最早的一為唐文學家李翱題刻,一為唐三州刺史李德修題刻;宋朝題刻有一百幅包養 ,以王安石、李師中、蘇東坡、黃庭堅等刻記最為有名,內容直接觸及三祖寺的有六幅。1981年,安徽省國民當局公布“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祖寺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寶公洞

  為寶誌禪師開山所居之處,在達摩崖下。南朝劉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建康(今南京市)道林寺高僧釋寶志,云游各地,來到天柱山,酷愛谷口鳳形山的山光水色,意欲安禪弘法。便在在鳳形山下茂林修竹之中結茅,曰“菩提庵”。今仍存錫杖井、卓錫泉。關于錫杖井、卓錫泉有一傳說:梁天監四年(505),江南云游術士白鶴道人,亦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擬建觀傳道。僧道兩家爭奪一塊地,梁武帝蕭衍聞奏,遂命二人各顯靈通,以物識地,得者居之。白鶴道人即展開手中羽扇,口中念念有詞,頃刻扇子化成白鶴,向鳳形山飛來,落地而立;釋寶志當下揮動手中錫杖,投向鳳形山。本來是白鶴先到,當聽到錫杖飛聲難聽,昂頭一看,正向本身打來,即起身飛到右邊的山崗上,錫杖穩穩當當地插在地上。寶志獲得此山,便住在石洞里習靜參禪。錫杖插地之處有泉涌出,后人稱之為錫杖井、卓錫泉。至今泉水清凈,用它沖泡云柱山云霧茶,色呈清綠,味濃噴鼻甜,成為游人噴鼻客的一件樂事。時有潛邑隱士何求、何點、何胤三兄弟見狀,遂將私宅獻給寶志,供其開山建剎。今寶公洞旁有“三高亭”,初名“菩提庵三高亭”,便是為紀念獻地為寺的三位兄弟而立。宋承平興國七年(982),邑平易近柯萼于玉鏡山古松樹下掘一石刻,上鐫釋寶志手書“圣祚綿遠”四字,進獻朝廷,太宗趙匡義取包養 名“瑞石”,遣使來三祖寺致謝,謚寶志名“寶公”,賜名“道林真覺禪師”。寶志像:像高1.5米,結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師殿正廳達摩像的左側,今供置于躲經閣。

三祖寺內寶公亭

寶志像

  千佛殿

  三祖寺五年夜重殿之一,為磚木結構的無梁式殿宇,建筑面積100平主米,攢尖4角,灰墻白疑縫,琉璃黃瓦。頂高12米,檐高8米。殿門楣上,嵌有水泥磨砂仿趙樸初手體“千佛殿”匾額一方。殿門兩側,懸置一副木質黑底金字仿趙樸初手體的“三祖道場重現,千花滿載而歸”的聯語。殿門前正中的石階上,安頓一只鐵寶鼎。年夜殿中心2米高的供壇上,供奉首一尊木質裝金毗盧遮那佛像。殿內四壁的千余個磚砌小佛龕中,供置千余尊陶質鎏銅小佛像,與毗盧遮那佛像成為一組“千佛朝毗盧”群像。

三祖寺千佛殿

  60、明教寺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三國古戰場逍遙津公園南面的“教弩臺”上。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教弩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教寺則在1983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開放寺院。

  三國鼎峙時期,魏主曹操四次到達合肥,臨陣指揮,筑此高臺教練強弩兵將,以御東吳水軍。教弩臺高4.3米,面積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面積4260平方米。據清朝《嘉慶廬州府寺》記載,此寺為曹操所建,原名鐵梵剎:“南朝蕭梁天監年間,魏武教弩臺上始營佛剎,鑄寶像,謂鐵梵剎。”唐代宗年夜歷年間(766-779),在廢墟中挖得鐵佛一尊,高丈八,廬州刺史裴絹奏聞朝廷,代宗天子李豫詔令重建寺廟,命名“明教院”。明代以后,稱“明教寺”,沿用至今。后毀于戰火。唐人吳資詩曰:“曹公教弩臺,今為比丘寺。東門小河橋,曾飛吳主騎。”,詩的前兩句說的是明教寺的來歷,后兩句說的是三國古戰場中逍遙津上飛騎橋,即《三國演義》中的張遼威震逍遙津》所以明教寺作為梵剎,重要因三國故事而著名,和荊州當陽玉泉寺附近。

建于曹操點兵臺上的明教寺

  據清嘉慶《縣傳城郭圖》載:“合肥城郭有寺院四十余所,明教寺規模宏偉,為眾寺之冠,明教寺為明朝院式建筑,山門朝南,從兩側拾級而上,循序為天王殿、年夜雄寶殿、地躲殿,西側有法堂、住持室,后殿兩翼為寮房、躲經樓及齊堂(原禪堂、客廳已由改建的客廳代替),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教弩臺上有屋上井、聽松閣諸名勝。前殿天王殿東廂建有“三國文物陳列室”,陳列著當年魏、蜀、吳軍隊旗幟,戰場上應用過的刀槍劍戟,以及與教弩臺有關的強弓硬弩。年夜雄寶殿內供奉的五尊明代銅制年夜佛像,為明教寺鎮寺之寶。改造開放初,萬里在安徽任省委書記,出頭具名與北京市有關部門商量,北京市有關方面贈送的。寶殿東面是臥佛殿,往后是地躲殿,東南角為寺內花園, 有名的聽松閣在小花園的東南角。

  明教寺歷代高僧有通圓、學道、賽陀、夢東、躲印、懶悟諸僧。通圓為承平天國將領,俗名袁宏謨。承平天國掉敗后袁宏謨慨嘆“好漢氣短,佛海春長”,便遁跡空門,法號通圓,隱于肥西紫蓬山西廬寺,取法號通圓。明教寺是西廬寺的下院,屬禪宗臨濟派。包養網 此時明教寺在清咸豐三年毀于承平天國戰火,寺宇破殘不勝。通圓立愿重建舊觀。他浪跡海角,經過十多年的苦行募化,于光緒十一年(1886)夙愿終償。現存的年夜殿和后殿,仍保存通圓原建時風貌。學道,浙江湖州人,其文才出眾,佛學造詣高深,為求悟增慧,曾屢次赴名山年夜剎參學。據浙江普陀山文史館保留的《光緒天子御批碑文》記載:“光緒二十五年,安徽省合肥縣明教寺方丈和尚學道,請領躲經,維時因龍躲經無存,其版片在柏林寺,尚屬全備尼衙門奏明,由請經人自赴柏林寺刷印。”據傳明教寺最早加入我的最愛的一部《康熙龍躲經》即為學道從北京柏林寺拓印的版本。賽陀,湖北黃石人,師從通圓法師;駐錫明教寺,做苦行僧,浪北跡海角,十方募化,三年歸,籌資甚豐,為完美廟設施,慘淡經營,先后為全堂佛像裝金,增置鐘鼎法器,興建禪堂甫定,于1915年再次北上募化,在化緣于皖系軍伐段祺瑞時,陳述寺院建設事,因段祺瑞本為合肥人,且信佛虔誠,遂贈與好事銀洋五百元及japan(日本)年夜正《年夜躲經》一部。自此,明教寺在建制規模上,佛、法、僧三寶齊備,千年古剎,更見莊嚴。夢東,安徽岳西人,他在任朝間先后舉行過三次傳戒,一次為幽冥戒,一次十戒,一次五戒,三次受戒的四季年夜眾共五百余人,堪稱為一代法事活動的宗師。躲印,安徽亳州人。1938年春,日寇進攻合肥,城內逝世于炮火的蒼生,尸橫鄰居,慘不忍睹。躲印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不避艱險,會同紅十字會,組織人力,收尸埋葬,據統計在半個月內共埋尸千余具。合肥淪陷后,1939年日軍派“日宗”僧人衙藤春海進駐明教寺,成立所謂“新亞釋教會合肥支會”,自命為會長,采取威蓮脅利誘手腕,挾躲印出任副會長。躲印激于平易近族氣節,不甘辱沒,遂以身殉國殉教。1949年后,懶悟法師任明教寺監院,他悟性過人,多才多藝,落發后除潛心鉆研佛學哲理外,勤攻書畫,技藝日臻高深。其山川畫初學四王,暮年努力于石濤、石溪的技法,直逼云林,深受當代畫壇贊譽。1966年“文革”大難中,明教寺除殿宇幸存外,佛經佛像及釋教設施均毀于一旦,和尚被監管,寺院變成紅衛兵司令部,繼之寺院被外單位進駐。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過拔亂歸正,落實政策,寺院歸還和尚治理,當局又拔專款38萬元,進行修整。明教寺現為安徽省釋教協會地點地。明教寺現在和尚20名,現任住持妙安法師,80歲,1930年落發為僧。

  明教寺內重要古跡有聽松閣和屋上井:

  聽松閣    

  聽松閣在教弩臺的東南隅,是曹操在臺上“眺望敵情、運籌帷幄、納涼歇息”之所。昔時這里松木成蔭,松濤有聲,寺僧建閣,取名“聽松”。“教弩松蔭”之譽,被稱為“廬陽八景”之一。 閣上撰有楹聯:“教弩聳高臺不為炎劉消劫難,聽松來遠客誰從古佛識真如”,抒發懷古之幽情。

曹操“納涼歇息”之所:教弩臺上聽松閣

  屋上井

  屋上井在年夜殿左側,以井口超越寺下平易近衡宇脊得名,原為魏軍打水用井。晉朝整修,井口石欄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隸書12字,為公元268年遺跡。在石欄沿口可見到23條被打水純磨成的深溝,堪為千年歷史之見證。

曹軍將士飲水之源:明教寺內“屋上井”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